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珍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鄂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畸形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指标
  • 1篇电刀
  • 1篇牙矫治
  • 1篇牙体
  • 1篇牙体缺损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炎性指标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使用
  • 1篇药品使用情况
  • 1篇药品使用情况...
  • 1篇药师
  • 1篇药学
  • 1篇药学服务
  • 1篇支抗
  • 1篇中高频
  • 1篇容积

机构

  • 10篇鄂州市中心医...
  • 2篇荆州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何珍
  • 4篇叶珊珊
  • 3篇熊建锋
  • 2篇熊建群
  • 1篇雷志敏
  • 1篇吴忠
  • 1篇熊建群

传媒

  • 2篇海峡药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口腔修复临床中高频电刀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主要分析高频电刀在铸造全冠以及烤瓷冠修复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门诊接受铸造全冠和烤瓷冠临床修复中应用高频电刀的84例患者,根据不同患者自身的情况,在制作修复体后或者是在基牙牙体预备前给予患者进行增生牙龈切除术、牙冠延长术以及牙龈成形术等口腔修复方法,分析患者在铸造全冠以及烤瓷冠修复临床中的临床效果及高频电刀的应用价值。结果 84例患者的84颗牙齿,在经过高频电刀修复方法后患者都具有相当高的满意度,在84例患者中,72例患者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有10例修复效果一般的患者,只有2例患者的修复效果相对较差,并且84例患者均无出现并发症。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中,通过使用高频电刀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牙功能以及患者的牙龈外形,因此,高频电刀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何珍
关键词:高频电刀
Ⅰ类错畸形患者应用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其口咽气道容积影响对比研究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Ⅰ类错畸形患者应用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口咽气道容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接受错畸形矫治的97位Ⅰ类错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矫治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拔牙矫治)和对照组(非拔牙矫治)。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矫治后的基础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后面中部长度、下颌骨长度较矫治前长;拔牙矫治组矫治后上中切牙倾角、下中切牙倾角较矫治前减小。非拔牙矫治组矫治后上中切牙倾角、下中切牙倾角较矫治前增大。矫治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矫治前两组各项影像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矫治后拔牙矫治组面中部长度、下颌骨长度更短于非拔牙矫治组;上中切牙倾角、下中切牙倾角小于非拔牙矫治组;口咽气道容积及最狭窄部位面积均大于非拔牙矫治组。矫治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矫治在Ⅰ类错畸形的治疗中,对口咽气道容积的影响更为积极,应在Ⅰ类错畸形的治疗中引起足够重视。
何珍叶珊珊
关键词:拔牙矫治
栓道式附着体应用于倾斜基牙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明确栓道式附着体治疗倾斜基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基牙制作22件栓道式附着体义齿,进行2年的随访,从患者主观感受,临床检查情况等方面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栓道式附着体义齿舒适、固位、咀嚼有力。2例患者基牙烤瓷冠崩瓷,2例出现基牙疼痛,2例患者基牙牙周炎症。结论对症治疗后,义齿使用正常。栓道式附着体是修复倾斜基牙的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治疗方法。
叶珊珊何珍熊建锋
关键词:倾斜基牙
我院2014~2016年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我院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使用麻醉药品患者基本信息、诊断及用药情况。结果共涉及186例。男111例,占59.68%;女75例,占40.32%。最大年龄为93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63.8岁。用量最多的为硫酸吗啡缓释片,其次为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和管理情况有待改进。
曹辉熊建群高晓波何珍
关键词:麻醉药品
三种不同充填材料治疗老年根面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寻老年人根面龋充填治疗的理想充填材料。方法:选择55—76岁老年人120例共279颗患根面龋的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流动树脂进行充填治疗,1年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光固化流动树脂行老年人根面龋充填治疗成功率为91.66%,明显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76.08%)及光固化复合树脂组(71.5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结论: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老年根面龋充填材料。
叶珊珊吴忠何珍熊建锋
关键词:根面龋充填材料老年人
正畸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治疗口腔正畸中安氏II类第一分类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接收的安氏II类第一分类错合畸形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横腭杆支抗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治疗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后的各项检测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和凸距比对照组减小更显著,且磨牙前移更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治疗口腔正畸中安氏II类第一分类错合畸形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何珍熊建锋
关键词: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对比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42例(患牙93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45颗)采用全瓷体修复,对照组21例(48颗)采用复合树脂体修复。修复后6、12个月复查,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依据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评价标准(USPHS),修复后6、12个月,观察组边缘适合性、颜色匹配性、边缘染色、固位、牙龈健康指标评级为A级患牙所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时,两组表面质地差异也较为明显,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以全瓷体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进行修复,效果优于复合树脂体,值得推广。
何珍熊建群
关键词:上颌前牙缺损全瓷复合树脂
石英纤维桩修复双根管前磨牙体外抗折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石英纤维桩修复的双根管前磨牙的体外抗折性能。方法选择正畸治疗中拔除的双根管前磨牙76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各38颗。两组均自唇侧牙体长轴垂直沿釉牙骨质界上2.0 mm水平截冠,并进行常规牙根管治疗。A组采用石英纤维桩修复,B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两组样本包埋后以压力测试仪测量样本发生瞬间折裂时的作用力数值,比较两组抗折裂强度和折裂方式。结果 A、B两组抗折裂强度分别为(398.63±13.94)N和(229.88±14.39)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65,P=0.004);折裂后可再次修复率分别为86.84%、7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英纤维桩修复的双根管前磨牙体外抗折性能优于玻璃纤维桩,承受力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叶珊珊何珍
关键词:石英纤维桩玻璃纤维桩
奥硝唑局部应用对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及炎性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研究奥硝唑局部应用对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替硝唑局部应用组)25例和观察组(奥硝唑局部应用组)25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及炎性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4周的血清及龈沟液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指标则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局部应用对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疾病的控制作用更好。
何珍雷志敏
关键词:奥硝唑牙周炎龈沟液骨代谢指标炎性指标
神经外科临床药师实施药学服务的切入点
2018年
我国临床药学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切入点,是临床药师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结合神经外科工作实践,从医生、护士、患者角度出发,开展药学服务以探讨神经外科临床药师工作切入点,以供同行参考。
曹辉熊建群高晓波何珍
关键词:临床药师神经外科药学服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