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悦

作品数:115 被引量:406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轻工技术与工...
  • 26篇文化科学
  • 16篇历史地理
  • 10篇文学
  • 9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艺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1篇茶文化
  • 32篇中国茶
  • 26篇中国茶文化
  • 18篇文化
  • 13篇茶艺
  • 10篇演讲
  • 10篇茶道
  • 9篇茶诗
  • 7篇茶事
  • 7篇茶俗
  • 6篇学术
  • 6篇中国茶艺
  • 6篇日本茶
  • 6篇日本茶道
  • 6篇《茶经》
  • 6篇茶经
  • 5篇饮茶
  • 4篇学科
  • 4篇上海世博
  • 4篇世博会

机构

  • 111篇江西省社会科...
  • 12篇中国民俗学会
  • 7篇南昌大学
  • 6篇华东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15篇余悦
  • 3篇冯文开
  • 2篇王立霞
  • 2篇周春兰
  • 2篇高文文
  • 1篇董文鑫
  • 1篇刘清荣
  • 1篇林萌
  • 1篇陈玲玲
  • 1篇杨东峰
  • 1篇朱洁
  • 1篇刘静
  • 1篇王俊暐
  • 1篇赖功欧
  • 1篇叶静
  • 1篇许丽雯
  • 1篇姜怡

传媒

  • 59篇农业考古
  • 14篇江西社会科学
  • 10篇收藏与投资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求索
  • 2篇鄱阳湖学刊
  • 2篇学术评论
  • 1篇中国书法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文史知识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企业经济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11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4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思任的山水情结与审美感悟
2010年
作为晚明游记散文大家的王思任,有着很深的山水情结以及不俗的山水审美观念。本文分析王氏对待山水的热爱程度、欣赏程度和审美旨趣等,从中可以看到其沉迷山水,赏玩山水,品味山水的独特之处。
余悦许丽雯
关键词:王思任山水情结山水审美
“临风一啜心自省”——中国茶道
2019年
中国茶道的轨迹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传统的中国茶道认为,饮茶能恭敬有礼、仁爱雅志、致清导和、尘心洗尽、得道全真、探虚玄而参造化。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
余悦
关键词:茶事活动中国茶道茶艺茶礼饮茶
从《六羡歌》英译探语言共性视阈下的茶诗翻译被引量:3
2009年
茶诗是透视古老中华茶文化的一个窗口。唐朝茶圣陆羽为怀念恩师所作的《六羡歌》,字里行间饱浸茶人的清廉高雅、志行圣洁,是颇具代表性的茶诗佳作。英、汉分属关系较远的两个语系。英语结构紧密,低语境形合;汉语组接灵活,高语境意合;英诗关联清晰,讲音步重节奏,汉诗含蓄朦胧,论平仄重韵律;加之茶诗兼有融本土思想、传统文化与茶专门知识为一体的特异性,使其英译颇具难度。但以人类语言和思维上的共性为语际转换基础,经过译者对原文的深层结构及目标语表层语言结构中多个可选项的反复斟酌,各方协调兼顾,"求同",以增加译语文本在目标语读者中的可读性,达到传介茶文化的目的;"存异",以将典籍茶诗的独特修辞与行文方式等艺术魅力再现,提高中国的文化地位。《六羡歌》的翻译过程有望为此提供有益的参考。
姜怡余悦林萌
关键词:《六羡歌》语言共性
资本运作:敢问路在何方?
2002年
余悦
关键词:资本运作国际资本国内资本股权结构融资渠道
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
本文对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中国茶艺美学的形成发展、中国茶艺美学的主要走向、中国茶艺美学的复合基因、中国茶艺美学的总体特征、中国茶艺美学的具体体现等进行了阐述。
余悦
关键词:民族文化中国茶艺
文献传递
城市化浪潮中的春节传统节日文化--从江西省南昌市说开去
2011年
在城市化浪潮中,以农耕文化为特征的春节传统节日文化处于消减和嬗变的过程。本文以地处中部的江西省南昌市为例,通过对老地方志资料的梳理、原有传统节日文化事项的辨析,以及对现有城市春节文化的调查,对于这一历史的走向以及今后春节文化的继承传统和创新时尚提出了看法。
余悦
关键词:城市化春节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
奥林匹克运动,体现的是力的旋律;而中国的茶艺,则体现的是美的韵味。这两者是不同,但又有许多的契合。在奥运会举办的时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是一幅动人的情景。一、中国茶艺美学的形成发展中国茶艺美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
余悦
文献传递
中国茶文化与生活“四艺”的体现被引量:18
2012年
“茶艺表演中‘挂画、插花、焚香、点茶’并称四艺,在北宋时代就已在盛宴和神祭中作为重要的项Et之一,也成为文人生活中艺术修养的内容。元朝、明朝时,文人雅士更加倡导,处处讲求悟性,崇幽趣,尚自然,着重神韵内涵的提升和品位。其中喻理更为明显,四艺的配合品赏有茶艺的完整呈现,品茶重味觉之美,挂画重视觉之美,插花重视觉、触觉之美,焚香重嗅觉之美,生活四艺较少单独表现。四艺合一,相得益彰,才能尽善尽美。四艺是生活的艺术,也是提高风雅和韵味的人生哲学。”
余悦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茶艺表演艺术修养挂画点茶
茶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在南昌女子职业学校“首届茶艺大专班开学式”上的讲话被引量:4
2002年
余悦连振娟
关键词:茶文化茶艺师
“越碗初盛蜀茗新”——中国茶具
2020年
饮茶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括茶品的选择、水质的优劣、器皿的精巧、冲泡方法的怡当等。如果说“水为茶之母”,那么,茶具可称得上是“茶之父”了,可见,茶具是茶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茶具还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领略品茗情趣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余悦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茶具冲泡方法茶品品茗饮茶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