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艳
-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华北地区小丛红景天种群的AFLP遗传多样性被引量:6
- 2010年
-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对分布于华北地区5个山脉的25个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自然种群的776个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小丛红景天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4对选择扩增引物共扩增出398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带312条,种群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8.46%,种群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为0.3649,总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为0.5422。华北地区小丛红景天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1507,基因流Nm=2.8179,表明种群间遗传分化较低,有一定的基因交流。AMOVA分析结果也表明:华北地区小丛红景天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地理单元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STRUCTURE的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果显示地理分布距离相近的种群优先聚在一起。Mantel检验也进一步证实,华北地区小丛红景天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129,p<0.001)。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坡向没有显著相关性。用Dfdist软件分析海拔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显著的受选择位点。
- 张云红侯艳娄安如
- 关键词: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环境因子小丛红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