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立新
- 作品数:21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肢神经阻滞加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比较在下肢神经阻滞的局麻药中加不同剂量吗啡对于下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作用时间、不良反应、选择最佳剂量。方法80例膝关节以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n=20)组单用局麻药;B(n=20)组局麻药中加2mg吗啡;C(n=20)组局麻药中加4mg吗啡;D(n=20)组局麻药中加6mg吗啡。四组均采用“股神经+坐骨神经”方式麻醉,记录手术后0.5、1、4、8、12、24、36h WHO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术中阻滞不全,镇痛效果不佳需辅助用药者均不在观察之列。结果四组术中及术后均无不良反应。A组比B、C、D组镇痛作用时间短(P<0.01),B组比C、D组镇痛时间短(P<0.06),C、D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下肢神经阻滞局麻药中加用吗啡确有延长镇痛时间作用,且术中及术后均无不良反应,最佳吗啡剂量为4mg。
- 全立新蔡朝阳
- 关键词:吗啡术后镇痛
- 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麻醉处理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侧凸矫正手术麻醉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方法50例脊柱侧凸患者,ASAI^II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脊柱侧凸后路畸形矫正内固定。所有患者均选择口插单腔气管导管,机控双肺正压通气。术中监测NIBP、HR、ECG、SpO2、PETCO2、吸入和呼出麻醉气体浓度(O2、N2O、安氟醚)。术中脊髓功能监测主要采用唤醒实验,辅助体感诱发电位(SSEP)。结果50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6h;术中BP、HR平稳;唤醒实验均成功,历时10~30min。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成功实施唤醒实验,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密切协作配合是确保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 全立新禹芳
- 关键词:脊柱侧凸麻醉
- 右美托咪啶减轻老年患者行全膝表面置换术止血带反应被引量:4
- 2015年
- 在行全膝表面置换手术中.需要良好的止血带效果。因上止血带和松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右美托咪定作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以及减弱应激反应等多种效用,并且不引起呼吸抑制.近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围术期用于右美托咪啶可以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旨在评估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行全膝表面置换术中阻止止血带反应的效果。
- 全立新
- 关键词:止血带反应右美托咪啶老年患者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应激反应
- 颈丛神经阻滞加强化用于肌性斜颈矫正术的体会
- 2006年
- 目的探讨分析颈丛神经阻滞加强化用于肌性斜颈矫正术的可行性。方法21例择期手术患者,ASA I^II级,无精神病史。采用一针法行单侧(手术侧)颈丛神经阻滞,颈深丛注入0.3%罗哌卡因5m l,颈浅丛注入5~8m l。阻滞成功后给予咪唑安定0.075~0.1m g/kg,杜冷丁1m g/kg静注,常规接鼻导管吸氧。结果所有病例切皮手术均无痛感,BP、HR、SpO2均无明显波动,术中无知晓发生。结论在颈丛神经阻滞加强化麻醉下行肌性斜颈矫正术具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良好,局麻药种类和用量少,安全可靠,节省人力物力,值得开展应用。
- 全立新
-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肌性斜颈
- 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行脊柱侧弯矫形患者术中唤醒时间及唤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A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B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唤醒前10min、唤醒前5min、唤醒即刻和唤醒后5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指数变化,并比较2组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及唤醒时躁动、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2组唤醒即刻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唤醒前10min(P<0.05),B组高于A组(P<0.05);A组唤醒质量高于B组(P<0.05);2组术中唤醒时间、唤醒期间脑电双频指数和术中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延迟术中唤醒时间,且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躁动发生率减少,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安全、有效。
- 安慧霞董铁立李学婷全立新
-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唤醒脊柱侧弯矫形术
- 右美托咪啶与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对高龄脊柱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对高龄脊柱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0岁,ASAⅠ-Ⅲ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220例,根据术后镇痛药物不同随机分为D组和F组,每组110例。D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0.1ug/kg·h)+枸橼酸舒芬太尼(1.5ug/kg)+托烷司琼(10mg)进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F组给氟比洛芬酯(200mg)+枸橼酸舒芬太尼(2ug/kg)+托烷司琼(10mg)进行PCIA。观察2组患者T0(术后30min)、T2h(术后2h)、T6h(术后6h)、T12h(术后12h)、T24h(术后24h)、T48h(术后48h)各时点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寒战等),VAS评分4分以上给予补救镇痛药,并记录例数;术后3d内每天2次(7:00-9:00,18:00-20:00)用ICU意识模糊评分法(CAM-ICU)评估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在T0-T24h各时点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镇静评分两组无差别(P>0.05);D组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明显低于F组(P<0.05);F组术后发生谵妄13例(11.82%),D组2例(1.82%)。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谵妄发生率低。
- 全立新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氟比洛芬酯谵妄术后镇痛
- 平卧位下肢神经阻滞在骨科手术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回顾分析在平卧位下对骨科患者行下肢神经阻滞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1000例膝关节及以下的骨科手术患者,ASAI^III级,无精神病史,无聋哑者,在平卧位下行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阻滞。术中监测BP、HR、ECG及SpO2。阻滞成功15min后测阻滞效果。结果950例(95%)一次性阻滞成功,27例(2.7%)单纯股神经阻滞欠佳,20例(2%)坐骨神经欠佳,3例(0.3%)平卧位下坐骨神经异感没找到,后该侧卧位穿刺成功。所有在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者血压均在术前水平,升降均未超过基础值的25%。结论在平卧位下行下肢神经阻滞不但可免去骨科患者反复变换体位的不便和痛苦,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极小,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全立新崔快
- 关键词:平卧位下肢神经阻滞骨科手术
- 高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骨科手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 2015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女,85岁,以“左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收入本院。拟行“左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手术。既往史:高血压10年,慢性心力衰竭2年。查体:血压(BP)175/95 mm Hg(1 mm Hg=0.133 kP a),心率(HR)104次/min,主要异常化验结果 :NT-pro BNP:〉15000 pg/ml↑↑;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1 IU/L,肌钙蛋白I(Tn I):1.0 ng/m↑,肌红蛋白(Myo)60 ng/m↑。
- 全立新
- 关键词:心力衰竭患者骨科手术麻醉处理肌酸激酶同工酶髓内钉内固定病例资料
- 单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科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 2007年
- 2004年3月~2007年2月,我们采用单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成功完成200例儿科上肢手术.现报告如下.……
- 全立新崔快
- 关键词:上肢手术神经阻滞单点传导麻醉儿科
- 硬膜外腔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2001年
-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腰椎间突出病人100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的60岁。取病变椎体上一椎间隙用正入法或侧入法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后,一次注入药物:2%利多卡因3ml+VitB121000mg+康宁克通4mg+生理盐水至20ml,快速注入,然后立即拔针,侧卧位休息5min。
- 全立新高磊
- 关键词:硬膜外腔突出症腰椎间突出梨状肌综合征康宁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