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松立

作品数:42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军事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闽东北
  • 6篇闽西南
  • 6篇发展区
  • 4篇课程
  • 3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3篇乡村
  • 3篇闽台
  • 3篇景观
  • 3篇景观评价
  • 3篇教学
  • 3篇层次分析
  • 3篇层次分析法
  • 2篇知识产权
  • 2篇山海
  • 2篇山海协作
  • 2篇生产力
  • 2篇碳排放
  • 2篇碳排放效率
  • 2篇农村

机构

  • 36篇莆田学院
  • 2篇长安大学

作者

  • 38篇关松立
  • 9篇林淑伟
  • 2篇蒋长春

传媒

  • 5篇莆田学院学报
  • 4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辽宁大学学报...
  • 2篇上海商学院学...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发展研究
  • 1篇福建金融管理...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农业科学研究
  • 1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钦州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质生产力与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全域融合、创新重组和链式分工
2025年
通过对闽台要素流动的博弈分析,构建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两岸融合发展机制,分析在不同要素组合下的新质生产拉力的不同,以及要素的优化组合,并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研究发现:生产要素流动在闽台融合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流动策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形成创新拉力,可以更好、更快地加速生产要素在闽台间的融合;优化要素的组合是促进闽台间要素流动的重要因素;两岸融合发展的思路应促进福建全域融合发展,同时进行产业集群创新重组,以产业为依托承接链式整合,在空间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闽台融合发展新路应以新质生产力为依托,以国家战略为基点,以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依托,打造空间结构重组。研究结果表明,两岸融合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相辅相成,但闽台产业合作过程中依然存在产业链配套不完善、人才供应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提高闽台两地产业链配套完善度、加强人才培养、增加资金支持和公共服务建设,推动闽台融合发展。
关松立林淑伟
道路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城市道路景观在环境和功能等方面对城市发展建设起重要作用。依据“道路景观三元论”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莆田市12条代表性道路的道路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道路景观评价中,人文景观丰富度、道路景观灵敏度、与地形地势相协调等指标影响较大,其中人文景观丰富度影响最大,权重为0.1668;荔城中大道和迎宾大道道路景观等级为优秀,胜利北街、大路和十字街景观等级为较差,其余道路景观处于良好与一般之间。其中荔城中大道道路景观最好,权重为4.2690;十字街道路景观最差,权重为2.0680。莆田市道路景观总体处于良好水平,权重为3.2439。道路景观人文景观丰富度不够,形式单一,应增加景观小品,提高丰富度。该研究结果能为优化建设莆田市道路景观提供理论依据。
林淑伟关松立
关键词:道路景观景观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移动支付市场竞争力研究——基于移动支付与传统网络支付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独特的营销模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本文比较了传统网络支付与线上支付的差异,阐述了移动支付发展呈现的特点,通过移动支付差别化优势图分析了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力,发现移动支付在潜在用户、营销能力、社交黏性、交易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移动支付也存在用户转化率低、不够安全、辅助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为移动支付的发展与完善提出理论支持。
关松立伊玫瑰
关键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
中国网络传媒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问题研究
自1995年网络传媒业兴起以来,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市场发展最快、增长潜力最大以及影响范围最广的产业之一,它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拓展性和高收益性。人力资本是知识的...
关松立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业政策文化产业
中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被引量:8
2007年
我国的文化产业集群近些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距离。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经验,以期对我国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松立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
新质生产力与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双向流动、梯度差异与路径
2025年
以新质生产力优化经济布局,促进新质生产力在城乡之间多层次布局和多方面协同,对推动城乡要素双向平等交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逻辑机理探讨,构建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并分析在不同城乡梯度差异情况下新质生产力“进城”和“下乡”的路径。研究发现,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了城乡要素交换的逻辑起点,也派生了交换主体、要素市场和支撑机制,以及由此衍生的经济制度、政府行为等;新质生产力的拉力大小与城乡差距以及城乡要素交换阻力有关,要素向“乡”的拉力大于要素向“城”的拉力;新质生产力“进城”和“下乡”的路径应根据城乡梯度差异情况进行调整;乡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提高要素在乡村的边际报酬水平,利用比较优势吸引要素“下乡”。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路径包含从政策起点、传导路径、作用渠道到目标反馈的完整链条,通过构建自发型、内驱型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关松立林淑伟
关键词:城乡要素
朱熹读书法对“沉浸式”课程思政的启示:前提条件、心理参与和教学方法
2024年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而朱熹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读书理论,对当下“沉浸式”课程思政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得心体身”的逻辑起点出发,确立“涵泳之乐”的教学过程和“自做工夫”的学习主体,进而分析“居敬持志”的教学前提和“心如止水”学习条件,通过“心眼口到”的双向奔赴和“切己体验”的角色意识,最后总结出“沉浸式”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包括端正“虚心涵泳”的学习态度,锤炼“心正性善”的思想品德,以及筑牢“知之行之”的学习根基,以期能为构建更为有效的“沉浸式”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林淑伟关松立
关键词:沉浸式
基于行动教学的经济法课程体系构建探析被引量:3
2017年
21世纪的今天,我国应用性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朝着既懂管理,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文章在相关调研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法课程学生评价,从行动教学体系角度建立经济法课程体系,将传统的教学模块分割成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进行学习,从而全面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培养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关松立林淑伟
关键词:经济法课程体系
“飞地”产业链循环共生博弈分析——以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
2023年
综述产业链循环共生理念的发展历程;构建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产业共生的三维立体循环模式;分析闽西山区、闽东北的沿海区和闽西南的沿海区的耦合共生机理;认为“飞地”产业链三维立体循环和共生耦合机制的构建要以长效激励为主,要在科研、金融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各主体在产业协作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优势互补,通过政策引导逐步让市场发挥作用,激活产业动能,深化山海协作。
林淑伟关松立
关键词:闽东北闽西南飞地产业链
企业产业转型中战略系统柔性优化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文章从企业产业转型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柔性战略的费用-效益关系,并对环境不确定性进行测度,将环境与企业柔性战略进行匹配,最后构建合理的优化策略,确定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合理的战略柔性水平。研究发现:柔性战略对创造企业竞争优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确定柔性战略的同时,应综合考虑采取柔性战略所产生的增量收益与增量费用,在既定的外部环境下,过高的柔性战略水平意味着柔性过剩,过低的柔性战略水平意味着战略刚性过强,因此,企业柔性战略构建应适度;企业产业转型战略的柔性水平与环境变化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战略的柔性组合实际上处在不断动态演变当中。研究结果表明,最优产量及利润的最大化取决于在一定价格下市场潜在购买力的最大化。
关松立伊玫瑰
关键词:产业转型环境不确定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