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腹子宫切除与新式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妇科普查的普及,诊疗水平的提高及手术条件、技术的不断改进,许多地区先后开展了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因利用阴道这个天然腔隙进行手术操作,故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体表无切口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阴式子宫切除术符合微创原则,甚至体表不留微小瘢痕,病人容易接受。目前我们借助器械LigaSure进行了阴式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冯丽艳张桂荣
- 关键词: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经腹子宫切除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IGASURE妇科普查
-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比较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与探讨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均较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以及治疗的彻底性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冯丽艳
- 关键词:宫颈良性病变
- 鼠羊水栓塞肺病理变化及补体作用的探讨(英文)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鼠羊水栓塞后肺病理变化及补体的作用。方法精选雄性Wistar大鼠30只于妊娠20d制作羊水栓塞模型。根据注入液体性质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羊水组(10只)、胎粪液组(10只)。对照组除注入生理盐水外,皆同其余组。实验后取大鼠左肺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右肺行MPO检查,免疫比浊法测各组前后的补体C3、C4水平。结果实验组肺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包括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MPO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生理盐水组注入前后补体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鼠原羊水组和胎粪液组注入前后补体C3、C4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结论补体系统在羊水栓塞中被大量激活、消耗,其活化裂解产生的片段引起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及一系列病理变化,由此引起肺损伤及临床症状。
- 周学武尚涛唐颖杜少敏冯丽艳
- 关键词:羊水栓塞肺损伤补体
- TNF-α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TNF-α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0例ICP孕妇(研究组)和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孕妇静脉血和羊水中TNF-α的表达。结果研究组孕妇静脉血和羊水中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NF-α表达降低可能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 冯丽艳刘桂艳廖琪周学武杜绍敏
-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TNF-Α
-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与IL-21、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及其关系。方法选取子痫前期孕妇共50例作为子痫组,选取同期进行孕检的孕妇(健康组)和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对照组)各4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女性血清中的IL-17、IL-21、IL-23和TGF-β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及相关分析。结果子痫组的血清IL-17、IL-21和TGF-β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对照组(P<0.05),而健康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组的血清IL-2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健康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血清IL-17和TGF-β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P<0.05),子痫前期孕妇的血清IL-17与TGF-β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76,P<0.001),而血清IL-17与IL-21、IL-23无相关性(r=0.081,P=0.344;r=0.105,P=0.216)。结论 Th17参与免疫应答的机制在子痫前期的孕妇发病和病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IL-17和TGF-β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TGF-β升高可能是介导Th17活化参与子痫前期孕妇的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
- 冯丽艳宋晶淼
- 关键词:子痫前期IL-17TH17TGF-Β免疫应答
- 羊水异样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羊水异样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212例羊水过少产妇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羊水正常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Apgar评分≤3分的新生儿数、围生儿重度窒息率和病死率。结果:Apgar评分≤3分的新生儿数、围生儿重度窒息率和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羊水量愈少,围生儿预后愈差。结论:羊水异样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密切,是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羊水异样的监测,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对提高围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冯丽艳
- 关键词:羊水异常围生儿预后
- 雷公藤多甙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针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给予雷公藤多甙+米非司酮进行联合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在2018年1—6月期间于该院就诊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当中择取92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n=46例).比对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治疗,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联合组雌二醇、孕酮水平、阴道流血以及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个月子宫体积与常规组相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行雷公藤多甙+米非司酮治疗,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冯丽艳宋晶淼苏丽关怀
-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米非司酮子宫肌瘤剔除术
- 脐带血血清培养体系扩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以人脐带血血清为主体的培养体系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培养扩增的影响,探讨人脐带血血清替代动物血清用于培养临床组织工程用干细胞的可行性。建立从足月脐带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和体外传代培养技术,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双酶法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绘制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表面抗原及细胞周期。结果:成功建立了以人脐带血血清为主体的培养体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的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贴壁细胞均表达CD44、CD29,低表达CD106,不表达造血细胞表型CD14、CD34、CD45和内皮细胞表型CD31,也不表达HLADR:细胞倍增时间为30h,细胞周期分析表明,G0~G1期和+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78.84%和11.16%。结论:应用灭活脐带血清培养体系可成功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性,为建立间充质干细胞库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葛殿华马红梅周学武呼晓冯丽艳雷娟杨淑梅毛慧玲宁彬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