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
- 作品数:129 被引量:3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蛋白转导结构域-bcr/abl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表达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构建含蛋白转导结构域 (PTD)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PCR扩增的CMLbcr/abl基因片段 ,经DNA测序后 ,与合成编码PTD的DNA片段一起插入质粒pET 16b ,构建表达载体pEPb ,转化大肠杆菌并进行了PTD bcr/abl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结果 跨越bcr/abl断裂点的 5 2 3bp的目的片段被有效地扩增。DNA序列分析表明所构建的含PTD bcr/abl融合基因的质粒与设计相同。PTD bcr/abl融合蛋白在转化大肠杆菌获得了高效表达并纯化。结论 成功地获得了PTD bcr/abl融合蛋白片段的基因表达产物 。
- 梁英民孙强蒋姗姗王冀姝吴绒丽陈萍刘利韩骅
- 关键词:BCR/ABL融合基因白血病慢性基因表达大肠杆菌
- 端粒酶反义RNA对人髓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作用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抗端粒酶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法将 p BBS2 12 - h TR(反义端粒酶 RNA真核表达载体 )导入人髓性白血病细胞系 HL- 6 0中 ,采用TRAP法测定端粒酶活性 ,细胞生长动力学检测 ,电镜 ,DNA片段分析等方法观察其对 HL- 6 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影响 .结果 端粒酶反义 RNA能显著抑制HL- 6 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抑制 HL- 6 0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结论 以端粒酶反义
- 刘利孙秉中张传山张惠中阎严张方信
- 关键词:端粒酶反义核酸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
- 静滴肝素联合硫酸镁湿热敷预防PICC早期静脉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6年
- 何华刘利张敏梁英民刘强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炎肝素硫酸镁
- 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19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198名健康供者每天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10)ug/kg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第5天开始采集。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流式细胞术(FCM)行CD34+细胞计数。分析供者性别、身高、年龄、采集当天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对动员采集效果的影响。结果所有供者均成功动员采集,采集当天的MNC计数平均为(4.19±1.96)×10^8/kg,CD34+细胞计数平均为(2.98±1.40)×10^6/kg;MNC和CD34+细胞计数与供者性别、身高、年龄无关;采集当天外周血WBC计数与MNC、CD五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9201,P=0.0035;r=0.8420,P=0.0149);采集当天外周血WBC计数≥20.0×10^9/L的供者比〈20.0×10^9/L的供者采集效果更显著(F=4.688,P=0.0013;F=4.622,P=0.0006)。结论rhG-CSF动员的健康供者采集当天外周血WBC计数是一项预测CD34+胞采集数量的简单、可行的指标。
- 黄斯勇刘利郝淼旺何华谷真陈任安秦炜炜伍艳兰李国辉尹郸丹梁英民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动员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伴发髓外浸润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 尹郸丹郝淼旺陈任安刘利
- 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研究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本院年龄大于50岁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除M3)49例(所有患者均因各种原因不适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均采取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包括地西他滨单药(DAC)、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DAC-CAG)及地西他滨联合HAAG方案(DAC-HAAG)。在强化治疗方面对大部分患者继续应用原诱导方案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标准"3+7"方案及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患者缓解后疗程数为2-4周期。结果:49例患者全部完成诱导治疗,完全缓解(CR)26例,部分缓解(PR)7例,无效(NR)16例,CR率53%,总有效率(ORR)67%。DAC组、DAC-CAG组及DAC-HAAG组有效率分别为17%、77%及63%。诱导过程感染14例,死亡1人,死因为肺部感染。诱导过程中平均输注红细胞9 U,输注血小板69U。白细胞恢复时间15 d,血小板恢复时间20 d。患者0.5、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5%、30%及26%,0.5、1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54%及47%。诱导治疗是否能达到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年龄、诱导治疗效果、预后分层、化疗方案及诱导时是否合并肺炎均为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诱导效果优于单药,首次诱导治疗结果是独立的预后因素,而初诊时高白细胞、不良核型、合并症、伴有病态造血相关改变并不影响长期生存。DAC-CAG方案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合应用于年龄大、合并症多、不适合常规方案化疗的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 李国辉陈任安及月茹秦炜炜陈怡王文清刘聪周柰岑刘利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地西他滨CAG方案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
- <正>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型了68例新住院的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资料及骨髓形态学,组织化学及遗传学资料。采用BD 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CD45/ssc双参...
- 蒋姗姗梁英民刘利郝森旺刘强陈任安杜娟张丽
- 文献传递
- 预防性护理在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预防性护理干预组(干预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病人并发症的产生及治疗结果。结果干预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痊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行预防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痊愈时间,有利于病人康复。
- 刘利张红菊李雪
-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妇科腹腔镜并发症
- 85例急性白血病的流式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仪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形态学、组织化学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85例急性白血病进行诊断。结果:AML、B-ALL、T-ALL分别有不同抗原的高表达;部分AML可以表达淋系抗原,而某些淋系AL亦可表达髓系抗原;形态学+组织化学诊断与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符合率为89.4%。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可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确诊率。
- 陈任安刘利郝淼旺刘强蒋珊珊杜鹃梁英民
-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急性白血病
- 反义端粒酶RNA抑制胶质瘤细胞系BT-325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反义端粒酶RNA对BT - 32 5细胞的作用 ,探讨端粒酶在恶性胶质瘤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反义端粒酶RNA在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BBS 2 12 -hTR(反义端粒酶RNA真核表达载体 )导入BT - 32 5细胞中 ,细胞克隆转移扩大培养后 ,采用TRAP -PAGE电泳、电镜和TUNEL技术检测BT - 32 5 /pBBS 2 12 -hTR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反义端粒酶RNA显著抑制BT - 32 5细胞端粒酶活性、诱发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转染反义端粒酶RNA在封闭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同时 ,可促进BT - 32 5细胞凋亡。在研究恶性胶质瘤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
- 张传山王文亮刘利王占祥张衍国胡沛臻马福成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瘤端粒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