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婵 作品数:8 被引量:91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沧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血糖变化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通过血糖监测评价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标准纳入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和单用胰岛素治疗组。分别对观察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进行3 d的动态血糖监测,具体监测类型包括:日间血糖差、血糖最高幅度、用餐之后血糖变化量,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定期监测其空腹血糖值、用餐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血糖波动、日间血糖差、血糖最高幅度、用餐后患者血糖变化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可以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使2型糖尿病治疗更具安全性。 黄倩 李佳芮 张玲 黄福常 刘婵 王丹 骆雅静 王亚娜关键词:胰岛素 利拉鲁肽 血糖监测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与单纯胰岛素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老年难治性T2DM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继续强化胰岛素治疗的胰岛素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利拉鲁肽的联合治疗组(观察组),治疗12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体重与收缩压均降低,观察组体质指数(BMI)、空腹及餐后2 h血糖降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对照组治疗后果糖胺降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两组胰岛素β细胞功能均升高(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助于患者控制体重,还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功能改善。 黄倩 张玲 李佳芮 刘婵关键词: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标准纳入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6个月后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利拉鲁肽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治疗后体重、腹围、BMI值、血脂、总胆固醇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体重,降低血脂、总胆固醇等指标,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黄倩 刘婵 黄福常 张玲 李佳芮 王丹 骆雅静 王亚娜关键词:利拉鲁肽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腰围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腰围(WC)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是否有关。方法本研究选择T2DM患者200例,全部受试者均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按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T2DM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非病变组,比较病变组与非病变组间腰围是否有差异;同时根据WC又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情况。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WC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5),而糖尿病腹型肥胖组较非腹型肥胖组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加,病变程度更重(P<0.05)。结论腰围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李佳芮 李新胜 张玲 赵永才 刘婵 张金成 钱红霞关键词:腰围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部分炎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部分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100例合并下肢血管病变,随机分为丹参注射液组和传统治疗组,其余50例不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为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为传统治疗加丹参注射液,传统治疗组为传统治疗;对比下肢血管病变者和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后对比丹参注射液组和传统治疗组CRP和IL-6的变化。结果:下肢血管病变者CRP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丹参注射液组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降低患者CRP和IL-6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效果较好。 黄倩 李佳芮 张玲 刘婵关键词:丹参注射液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41 2018年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12周,记录胰岛素用量,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性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作用指数(IAI),评价临床疗效,记录血糖及血红蛋白均达标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6、12周,两组胰岛素用量减少、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P均<0.05),HOMA-β、IAI升高而HOMA-IR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观察组血糖及血红蛋白均达标时间为(7.85±1.63)d,短于对照组的(10.95±2.56)d(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可通过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尽快控制血糖并提高临床疗效。 黄倩 张玲 李佳芮 刘婵关键词:利拉鲁肽 胰岛素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血清微量元素与胰岛功能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血清微量元素与胰岛功能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250例T2DM,根据并发症类型分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VD)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糖尿病肾病(DN)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及单纯糖尿病组各50例,并选取体检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入组者均检测BMD、血清微量元素与胰岛功能,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各指标与T2DM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PVD组、DR组、DN组及DPN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胰岛素(INS)、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25-羟维生素D、BMD、血钙、血镁水平均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DPN组HbA1c、餐后2 h INS、ALP水平最高,空腹INS、BMD、血镁、血磷水平最低(P<0.05);DN组、DPN组骨钙素水平均低于PVD组、DR组(P<0.05);DN组血钙低于除DPN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BMD水平与HbA1c及餐后2 h INS水平均呈负相关(r=-2.974、-3.247,P<0.05),与血钙、血磷、血镁均呈正相关(r=4.124、3.415、3.423,P<0.05)。结论T2DM不同慢性并发症患者发生骨代谢异常的机制不尽相同,但均与血糖控制不佳而导致血管病变有关,DPN、DN患者表现最为严重,其BMD水平与血糖、INS及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均具有相关性。 刘婵 李佳芮 郭梦君 王晓菲 郭丽娜 宋春雨 张志君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骨密度 胰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