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段椎管硬膜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 2005年
- 全冠民袁涛刘志霞吴文新刘怀军
- 关键词:下肢疼痛胸段椎管硬膜外非霍奇金淋巴瘤
- 锋勾针加火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 周志峰郑清刘志霞芦富然王欢封丽华王岩吴立东
- 本项研究采用了针、火、药相结合的方法。以锋勾针刺直接剥离患肩粘连组织,疏通人体气血经络,激发人体正气,恢复神经传导,改善患肩功能。火疗法将火与药完美结合,中药以散寒除湿、破瘀通经为大法,并根据病史、病因及临床主证分为痹证...
- 关键词:
- 关键词:锋勾针火疗法肩周炎
- 四肢软组织肿瘤CT与MRI诊断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诊断四肢软组织肿瘤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病理诊断的软组织肿瘤,行CT或MRI检查,分析病变部位、范围、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确定CT与MR诊断的正确率。结果血管性肿瘤9例,CT平扫可见静脉石。脂肪组织来源肿瘤9例,脂肪成分在CT及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周围神经肿瘤2例,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淋巴管瘤4例,均为海绵状淋巴管瘤,CT增强无强化。纤维肉瘤1例,CT示病变范围广泛,边界较清晰,密度均匀。鳞癌1例,CT示病变境界不清。滑膜肉瘤1例,CT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呈不均匀强化。27例定位正确率100%,定性正确率88.9%。结论CT与MRI均能清楚显示病变,明确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推测病变组织学来源和良恶性的鉴别方面MRI效果更好。
- 刘志霞全冠民耿左军
- 关键词:四肢软组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浅谈腹部平片异常致密影的鉴别诊断
- 2003年
- 刘志霞杨俊岭于文虎
- 关键词:腹部平片泌尿系统放射科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桡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对上肢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闭合型桡骨横断骨折患者60例,年龄20~45岁,ASAⅠ~Ⅱ级。无其他器质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随机分为2组(n=30),即SGB组和对照组。SGB组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第2日开始至第14日,应用0.33%罗哌卡因6 ml行SGB治疗,隔日1次,共6次。于术后第14至第42日每隔2日1次,共8次。对照组术后除用骨肽、二代头孢类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外,不进行SGB治疗。于术后第7日监测SGB组患者SGB后10、20、30、40、50、60 min时患侧桡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及双前臂皮肤温差,以及对照组同时点数值。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4、28、42日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分级评分;测定两组患者术后第1、14、28、42日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浓度的变化。结果SGB治疗后,SGB组各时点患侧桡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GB组各时点患、健侧皮肤温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X线片示第14日时两组间骨折愈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8日时,SGB组X线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42日时,SBG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28 d时(P<0.01)。术后第14、28、42日时,两组患者的TGF-β_1浓度均高于术后第1日(基础值)(P<0.01),其中28d时高于14及42 d时,而SGB组各时点的TGF-β_1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GB治疗可促进上肢桡骨骨折愈合。
- 张风敏李志华郭斌柳顺锁刘志霞任天红
-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X线片
- 膈肌抬高的影像学分析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分析膈肌抬高的原因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膈肌抬高89例患者,分别行X线胸片、透视、CT和(或)造影检查,据其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并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膈肌胸膜粘连16例,肺不张15例,膈膨升12例,胸腔胃10例,膈疝17例,胃扭转7例,膈肌麻痹6例,肺底积液5例,右侧间位结肠伴肝脏变异1例。结论膈肌抬高的原因纷繁复杂,影像学检查多可明确其病因,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刘志霞郧立杰于文虎王新乐
- 关键词: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