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 作品数:26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快渗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为了阐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快渗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人工快渗池进、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该人工快渗池进水水质波动不大,出水水质稳定且良好,对COD和BOD5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NH3-N去除率在97%以上,硝化作用很强,NH3-N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几乎全部被氧化成硝态氮;SS去除率在90%以上,TP去除率在40%~70%。研究结果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人工快渗池在整个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提高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除污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枫骆灵喜刘欢李旭宁卢利兵杨小毛
- 关键词: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土地处理系统
- 以PHBV材料为固定碳源的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以PHBV材料颗粒为对象,研究了该材料的挂膜性能,微生物和DO浓度对其COD释放速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p H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BV材料对微生物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微生物附着量达0.035 g生物膜/g PHBV(干重)。微生物对COD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但硝酸盐浓度是限制因素。p H对反硝化速率影响较大,最佳反应p H为7.5。
- 刘欢王源骆灵喜
- 关键词:反硝化生物滤池
-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微生物生长与分布情况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以深圳白芒的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下CRI系统中各微生物类群以及脱氮功能菌的生长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CRI系统对污水处理效果较好,出水SS、BOD5和氨氮的去除率在90%以上,COD的去除率在60%以上。CRI系统以硝化作用为主,有机氮基本转换成硝态氮;而反硝化作用去除总氮的效果不明显。CRI系统的微生物发育良好,有着比较高的生物活性。CRI系统中细菌占有绝对优势,各深度填料中的细菌数量均超过108个/mL,比放线菌、真菌高2~4个数量级;脱氮功能菌中,氨化功能菌的数量最多,其次是亚硝化功能菌、反硝化功能菌,硝化功能菌数量最少。在空间分布上,各微生物类群以及大部分脱氮功能菌(除反硝化功能菌外)都呈现出从填料上层到下层数量逐渐减少的规律。
- 骆灵喜刘欢李旭宁王枫
- 关键词:人工快渗系统微生物
- 污水土地处理新技术在西南农村的应用与管理
- 2013年
- 农村地区污水具有排放分散,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简称CRI系统)是一种新型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文章介绍了CRI系统的工艺原理、特点,及其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情况,通过因地制宜的创新性设计,实现了CRI系统在农村地区的微动力甚至无动力运行。文章同时对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 李旭宁刘欢林明杨小毛赵必贵
- A^2/O-MBR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A2/O-MBR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结果表明,系统对COD、NH3-N、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96.8%、95.3%。当系统污泥负荷为0.40~0.55 kg/(kg.d)时,COD去除率随污泥负荷升高而上升。当抽停时间分别为12、4 min时,系统能保持膜过滤性能的稳定。膜过滤阻力随运行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在一定条件下,膜过滤阻力随膜通量增加而明显增大,膜通量为13.6 L/(m2.h)时的膜过滤阻力上升速率要远小于膜通量为22.1 L/(m2.h)时的情况。
- 赖梅东裴廷权李旭宁梅立永刘欢
-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高浓度有机废水膜通量
- 反硝化生物滤池用于白酒废水深度脱氮处理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反硝化生物滤池处理某白酒废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研究了以连续进水培养方式进行挂膜和启动的过程,以及碳源投加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原水即白酒废水作为碳源,在停留时间为2h、水力负荷为6m^3/(m^2·d)、进水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针对白酒废水深度脱氮处理的合适COD/TN值为3.5,此时对TN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5%以上。升流式反硝化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底部填料层,在填料层60cm处,对TN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7%和88%。
- 王波梅峰李旭宁刘欢
- 关键词:反硝化生物滤池白酒废水深度脱氮
-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亚硝酸细菌的筛选及转化能力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分离出12株亚硝酸细菌,筛选出氨氮转化效率较高的6株菌Y11、Y14、Y22、Y32、Y41、Y52。结合细菌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16SrDNA测序结果,可确定6株菌分别属于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sp.)、代尔夫特菌属(Diaphorobacter sp.)、剑菌属(Ensifer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土壤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agri)、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对上述细菌的氨氮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Y11菌株氨氮转化速率为20.0mg/(L·d),Y32、Y41、Y52菌株氨氮转化速率为16.6mg/(L·d),Y14菌株氨氮转化速率为14.2mg/(L·d),Y22菌株氨氮转化速率为12.5mg/(L·d)。
- 王枫骆灵喜刘欢李旭宁赵振业杨小毛
- 壳聚糖-粘土复合絮凝剂去除海洋赤潮藻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获得天然、无毒和高效的海洋赤潮藻类絮凝剂,本研究通过将壳聚糖与不同天然粘土矿物进行复配,研究不同絮凝剂组合对血红哈卡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壳聚糖的除藻效率较低,使用粘土可以较好提高壳聚糖的除藻效果,其中海泡石的强化效果最佳;壳聚糖-海泡石复合絮凝剂的最佳配比为:0.6 mg/L壳聚糖和10 mg/L的海泡石,最佳沉淀时间为1 h,此条件下,血红哈卡藻的去除率为94.5%,浊度去除率为88.6%。
- 骆灵喜刘欢林秋月王波
- 关键词:赤潮壳聚糖粘土复合絮凝剂
- 沉箱填料强化MBR工艺脱氮的试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沉箱填料强化MBR工艺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方法]通过向MBR反应池投加沉箱填料处理生活污水,研究沉箱填料强化MBR工艺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结果]未加填料和已投填料的出水COD均值分别为26.8、24.7 mg/L,投加填料比未加填料的脱氮效果要好,对NH3-N去除率均值分别为98.44%、96.37%;对TN去除率均值分别24.03%、16.43%。出水COD和NH3-N浓度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TN主要以NO3--N形式存在(98.06%),NH3-N和NO2--N所占的比例很小,只占整个TN的1.22%和0.72%。对反硝化脱氮研究的进一步建议:①沉箱填料与反应池体积比重增至4%~5%;②更换单个体积较小,内部纤维量较多的填料;③适量减少曝气量,使MBR反应池内的DO减少到1.5~3.0 mg/L。[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旭宁裴廷权刘欢赵振业梅立永张锐
- 关键词:填料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
- 利用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黄色单胞菌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连接T载体与来自质粒pSEBG上的egfp基因而构建成质粒pZTE,并将质粒pZTE的egfp基因插入到自杀质粒pTnMod-OGm转座子上的多克隆位点Kpn I和Sal I中构建成质粒pTE-OGm,最后pTE-OGm的egfp基因转座子元件通过转座作用插入到受体菌黄色单胞菌L1的染色体中,从而使黄色单胞菌L1获得较稳定的绿色荧光标记,为进一步在MBR反应器中更好地示踪黄色单胞菌L1的生长和迁移情况奠定了基础。
- 王波骆灵喜李旭宁刘欢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组成型表达转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