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作品数:7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交联乙丙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联乙丙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乙丙交联共聚物通过将乙烯、丙烯和二烯单体混合后在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制备。通过该方法制备的交联乙丙共聚物具有支化或交联结构,弹性较大,耐蠕变性能和回复性能... 赵松美 董金勇 秦亚伟 刘洋文献传递 长碳链非共轭α,ω-双烯烃原位调控乙丙共聚物流动性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通过乙丙共聚物的原位交联,可以降低其分子链运动性,从而在丙烯多相共聚过程中,实现对合金相形貌的控制.但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中,长碳链的非共轭α,ω-双烯烃在促进交联的同时,伴随着悬垂双键结构的形成,其对原位交联效果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选用9,9-二(甲氧基甲基)芴为内给电子体的MgCl2/TiCl4催化剂,1,9-癸二烯为交联剂,合成了系列乙丙共聚物,通过对链结构和流动性的分析发现,交联结构的形成明显滞后于悬垂双键,且乙丙共聚物流动性随1,9-癸二烯浓度增加呈现不规则的U型变化:当1,9-癸二烯浓度小于0.22 mol/L时,乙丙共聚物流动性增强;当浓度高于0.22 mol/L时,流动性受限.本研究对以非共轭α,ω-双烯烃控制丙烯多相共聚反应和新型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合成有一定指导作用. 刘洋 秦亚伟 秦亚伟 义建军 王莉关键词:ZIEGLER-NATTA催化剂 流动性 基于玻璃纳米管碰撞的单颗粒电分析化学新方法 天然存在的生物颗粒,如细胞、囊泡、病毒、蛋白质等,可以影响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并参与诸多生理病理过程,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发展可用于单个颗粒(以下简称单颗粒)检测和分析的方法对于了解颗粒本身的各向异性以及非均匀性,认... 刘洋 于萍 毛兰群关键词:离子传输 单颗粒 碰撞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的:1)将聚丙烯酸甲酯材料先置于二胺溶液中使聚丙烯酸甲酯材料表面的酯基与二胺分子发生氨解反应... 卢晓英 金焱 赵宁 张小莉 徐坚 刘洋文献传递 单颗粒电化学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颗粒因其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颗粒的功能和性质与其形貌、尺寸、电荷密度和表面化学性质等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可用于单个颗粒(简称单颗粒)检测和分析的方法对于了解颗粒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而研究其功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单颗粒电化学(electrochemic alanalysis of single nanoparticle)检测技术是在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可以精确地探测单个纳米颗粒的性质(如表面电荷、几何尺寸、表面化学),因而展现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最近发展起来的单颗粒电化学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根据检测原理将单颗粒电化学检测分为3类:基于碰撞原理的微电极技术、基于电阻-脉冲原理的纳米通道技术以及基于电化学和其他方法的联用技术.基于此分类,重点综述单颗粒电化学检测的原理、方法和潜在的应用. 李婷 刘洋 蒋亚楠 蒋亚楠 王建华 于萍关键词:单颗粒 电化学 碰撞 一种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的:1)将聚丙烯酸甲酯材料先置于二胺溶液中使聚丙烯酸甲酯材料表面的酯基与二胺分子发生氨解反应... 卢晓英 金焱 赵宁 张小莉 徐坚 刘洋文献传递 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超疏水表面的简单制备方法 通过控制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酯基的氨解反应以及通过选择样品在硬脂酸的乙醇溶液中合适的处理温度来调控 PMMA 表面的微结构制备得到了具有超疏水性质的 PMMA 表面。我们首先将 PMMA 样品置于乙二胺的乙醇溶... 卢晓英 金焱 谭帅霞 张靓 刘洋 张小莉 徐坚关键词:超疏水表面 PMMA 氨解反应 润湿性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