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颖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东西汉水辨——兼论古人的汉源观念被引量:1
- 2012年
- 汉水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一条很重要的河流。班固作《汉书·地理志》,指出存在东、西两条汉水,前者上源为漾水,至武都后东流为汉水,自沮县以下同今汉江,后者即今嘉陵江。《水经》则认为漾水并非东汉水的上游,而是西汉水即今嘉陵江的上游。这两种记载之间的矛盾引起后世学者长久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梳理历代文献的基础上,对东、西汉水进行了辨析,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水经》所述更为可信,而《汉志》的记载可能是由于对地图的误读。不同历史时期文献对汉源的记录,反映了古人对汉江源头认识的变化过程。
- 刘淑颖
- 空间与惩戒-秦汉时期的迁徙刑与迁徙地
- 刘淑颖
- 汉代徙刑的嬗变与刑制改革
- 2014年
- 汉代的徙刑虽不在正刑之列,却由于独特的惩罚效果得以频繁实施。纵观两汉的历史,徙刑从产生到成熟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武帝时期的刑制改革与版图扩张促成了连坐之徙的产生;元成二帝以后,徙边刑作为髡钳城旦舂的附加刑得到广泛实施;东汉前期,减死一等徙边者的范围扩大到了殊死以下的死罪系囚;东汉中后期,赦徙还归与减死徙边交替进行。这些发展与变化与历次刑制改革关系密切。
- 刘淑颖
- 秦汉迁徙刑与迁徙地
- 秦汉时期的迁徙刑上承三代之放逐刑,下接北朝、隋唐之流刑,是流放的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迁徙刑以空间作为载体来实现惩罚效果,这一点是它与死刑、劳役刑(徒刑)、罚金、罚作等其他一切刑罚或处罚的最大区别。迁徙刑本身蕴含着刑罚与...
- 刘淑颖
- 关键词:秦汉时期地理观念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