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平
- 作品数:30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禅的思想与后现代特征之比较
- 禅宗集儒道思想而形成三教为一,“心性论”、“无常”观、“顿悟说”、“机语”论等是其主要特征.禅的思想与后现代的“反理性”、“离基础”、“求多元”、“返自然”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无论在哲学基础、历史...
- 刘继平张玉能
- 关键词:禅宗儒道思想后现代特征
- 文献传递
- 禅的思想与后现代特征之比较
- 2007年
- 一、禅的思想禅宗是印度佛教中国化宗派之一。印度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撞、摩擦、融合中形成了诸多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与其他佛教宗派,
- 刘继平
- 关键词:佛教宗派印度佛教佛教中国化中国本土文化后现代特征心性论
- 阳明圣道与禅风的美学追求——阳明心学对禅学的吸收与改造被引量:1
- 2010年
-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追求圣道与禅风的统一,心学的发展与禅宗的影响紧密相连,禅宗的"心性论"、"顿悟说"与心学联系相当紧密。文章从王阳明的"诚意说","致良知说","四句教"三个方面论述了阳明心学对禅学的改造与吸收,展示了阳明圣道内圣而外王,出世而入世,逍遥而拯救的中国人生美学的精髓。
- 刘继平
- 关键词:阳明心学四句教禅学
- 古代文论课程的研究型教学被引量:1
- 2012年
- 古代文论具备文化性与人文性特征,在讲授古代文论这门课程时必须遵循典籍精神、质疑精神与创新精神,综合运用元方法、学科方法和具体方法三者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多种可行的教学方式,对古代文论进行研究型教学。
- 刘继平
- 关键词:古代文论研究型教学
- 辉煌的中华审美文化——评周来祥主编《中华审美文化通史》
- 2009年
- 周来祥主编的《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对中华审美文化的概念、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及它的基本特征做了与以往学者不同的阐述;此书从先秦开始,一直写到二十世纪的审美文化,对各个时期的审美文化概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抓住各时代审美文化的总范畴与主导思想,采取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中华审美文化进行了总体的把握。
- 刘继平
- 关键词:中华审美文化
- 庄子美学与自由生命被引量:3
- 2006年
- 庄子美学是生命美学,它以生命为逻辑起点构建起“道”的美学体系。它追求生命的自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天合天”,通过“心斋”、“坐忘”与物同化;追求“大美”,追求绝对自由的美,达到一种至高的审美人生境界。庄子美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的生命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 刘继平
- 关键词:庄子美学生命美学
- 论但明伦《聊斋志异新评》中的小说语言艺术——但明伦小说美学思想初探之一被引量:1
- 2008年
- 但明伦的《聊斋志异新评》,从四个方面对其语言艺术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纵向比较了各小说美学家在语言艺术方面的不同之处,突出但明伦在语言艺术方面的慧眼独到之处。
- 刘继平
- 关键词:但明伦小说美学语言艺术
- 美是和谐自由的历史渊源
- 2009年
- 从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东西方都是以和谐自由为主。西方经历了古希腊的美是数的和谐、理念的和谐、形式的和谐到德国古典美学的自由说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中国古代的思想主要以中和思想为主,中和的内涵也就是和谐自由,可以说和谐为美的思想同样成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美学思想。
- 刘继平
- 美育与人性论
- 2008年
- 人性分为先天的本性与后天的习性两个方面,从美育的可能性与重要性两个方向论述了美育对人性的改善作用,从而达到塑造完满人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 刘继平涂显镜
- 关键词:美育人性本性习性
- 和谐自由论美学的创造性建构
- 2010年
- 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与文艺学家周来详,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在批判继承前哲和时贤的基础上,发展了当代实践美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建构起独具特色的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是他综采众长、融会贯通的结果。
- 刘继平
- 关键词: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