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蕊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卫生适宜技术
  • 2篇新生儿
  • 2篇疼痛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监护
  • 2篇监护病房
  • 2篇病房
  • 1篇新生儿急性
  • 1篇信效度
  • 1篇信效度检验
  • 1篇信效度评价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身体
  • 1篇身体约束
  • 1篇透镜
  • 1篇凸透镜

机构

  • 7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刘蕊
  • 5篇沈旭慧
  • 4篇贺丽芳
  • 3篇沈建通
  • 2篇邵荣雅
  • 2篇黄丽华
  • 1篇王珍
  • 1篇沈国娣

传媒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护理与康复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NICU新生儿疼痛评估工具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6年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监护、治疗和护理危重新生儿的场所,集中了较多的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病情不稳定需要生命支持和抢救的危重新生儿。这些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接受大量致痛性的操作,由于不会自述疼痛,对其疼痛的评估只能通过观察行为表现和测量生理指标。
刘蕊黄丽华邵荣雅贺丽芳梁迎洁沈旭慧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疼痛
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6年
身体约束已成为国内外临床常用的保护性措施,特别在ICU,由于患者病情重,常伴有意识不清、躁动不安,从而妨碍正常治疗,甚至发生自我伤害,以至于身体约束的使用较其他普通科室更为常见。传统观念认为身体约束可以降低ICU非计划拔管、自我伤害等异常事件发生,但随着临床实践的观察及学科发展,
梁迎洁黄丽华王珍刘蕊邵荣雅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身体约束影响因素
新生儿急性疼痛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
目的:引进国外NICU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Acute Pain Assessment Scale(NIAPAS),进行汉化,并对汉化后中文修订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初步评价。探讨中文修订版新生儿急...
刘蕊
关键词:新生儿急性疼痛评估量表信效度检验
文献传递
浙江省2009~2013年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现状调查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调查浙江省2009~2013年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现状,为适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根据浙江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网,浙江省中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网和卫生适宜技术库相关数据,定量描述并比较各地区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情况。结果①浙江省建立108个西医类和19个中医药示范基地,由127个牵头单位与513个联合体单位构成,覆盖全省11市,40个县、206个乡镇。②慢性病和急救类示范基地分别占33.0%和25.3%,中医药、康复护理、公共卫生和皮肤眼耳鼻咽喉类较少。②浙江省推广适宜技术498项,急救类、慢性病类、妇女儿童类、康复护理类、公共卫生类、眼耳鼻喉皮肤病类、中医药类和计生类适宜技术分别占26.5%、18.9%、17.9%、11.0%、10.6%、7.6%、4.6%、和1.4%。④卫生适宜技术在各地推广数量不均,主要集中在杭州、嘉兴、宁波、绍兴等经济相对发达、卫生资源配置相对较高的地区。结论①浙江省卫生厅以"1+X"模式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覆盖全省11个市,构建了完整的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②九类基地以慢性病和急救为主,推广技术以急救、慢性病和妇女儿童适宜技术为主,中医技术推广不如西医。②各地技术推广类型不一。④需构建基于当地疾病负担的卫生适宜技术循证评价与遴选机制。
贺丽芳刘蕊沈旭慧沈国娣沈建通
关键词:卫生适宜技术
我国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各地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效果,为完善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BM、VIP、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所有卫生适宜技术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8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MAStARI评估工具中对描述性研究的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定性描述法从医疗机构、管理者、技术推广医务人员和患者4个角度综合分析资料。结果共纳入23个无对照的横断面研究和1个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使用率>70%,乡、村级机构就诊人数增加较县级机构明显。2技术推广负责人和医院管理者对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赞成程度高,认为适宜技术推广对防治疾病整体效果好、技术安全性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水平。3技术推广医务人员技术掌握率高,推广意愿较高,在适宜技术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效果方面评价较好,并提高了自身技术水平。4患者对适宜技术的接受率、疗效、安全性、满意度方面评价均高,并认为能够缩短疗程和节约费用。结论我国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效果较好,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但这些结果的研究质量差,多为主观评价,缺乏科学、合理、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尚不能作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效果的评价证据。
贺丽芳沈建通沈旭慧刘蕊
关键词:卫生适宜技术
一种带探测功能的胃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探测功能的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0)及光导纤维(20),光导纤维(20)呈对折状置于胃管主体(10)侧面的管路(201)内,管路(201)底部贯通,光导纤维(20)在对折处设有一个缺口(202),管路...
刘蕊沈旭慧
文献传递
我国卫生适宜技术“筛选-组织-推广”模式系统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系统总结和分析我国卫生适宜技术筛选、组织、推广模式,为各地区建立本土化的卫生适宜技术长效推广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BM、VIP、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2月,搜集有关卫生适宜技术筛选、组织和推广的相关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然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篇文献,其中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具体模式研究21篇,筛选指标体系5篇。各省市卫生适宜技术的筛选原则主要参照国家推荐技术结合本地自选技术,考虑当地需求,从技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宜进行评估;筛选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技术特性和可接受性,二级指标差异较大,指标体系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各省市分别成立了省县级领导协调小组、技术专家组,负责项目的领导协调及技术的指导工作,以确定相关课题组或项目承担单位具体实施;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或省-县-乡-村四级的纵向推广网络和以县、乡为中心的以点带面辐射推广的模式。结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无客观、统一、可操作性强的筛选体系;推广模式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由上而下"的强制模式,不能满足基层实际需求。提示需建立一套能满足基层实际需求的"由下而上"的卫生适宜技术筛选、组织和推广机制。
沈建通贺丽芳沈旭慧刘蕊
关键词:卫生适宜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