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观辉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应用于ROF系统的微波光子发生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介绍了光学生成毫米波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综述了几种主流的毫米波光学产生技术,主要包括直接调制法、外部调制法、光外差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改进方法:如改进的双边带调制产生光毫米波方案,新型双均匀光栅结构产生毫米波的方法等。并介绍了2种新型光学生成毫米波方法,包括采用光纤光栅滤波器获得具有一定间隔双波长成分的光脉冲光谱实现毫米波副载波光信号产生的方法以及光学倍乘法。
- 刘观辉裴丽高嵩张义军
- 关键词:光纤无线通信光外差光纤光栅
- 亚波长双周期光栅电磁理论发展与现状
- 2011年
- 通过对光栅电磁理论发展历史的回顾,概述了一维衍射光栅电磁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通过一维光栅与双周期衍射光栅的结构参数的对比与实例的研究,指出双周期衍射光栅在应用上比一维衍射光栅有更加优越的性能;同时通过两种光栅编程仿真效果也表明:双周期衍射光栅理论的发展还不成熟,不能像一维光栅理论那样,作为研究光栅特性及器件设计的理想工具。最后基于对多种双周期光栅电磁理论的研究对比,总结了双周期光栅理论发展现状以及对以后的展望。
- 袁博宁提纲许丽丽张帆刘观辉
- 关键词:双周期亚波长
- 基于新型偏振稳定毫米波发生器的光载无线通信下行链路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降低ROF系统成本,增加传输距离,提高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偏振稳定毫米波发生器的光载无线通信下行链路传输系统.与传统ROF系统相比,该系统利用保偏光纤光栅选频产生的两个偏振稳定激光信号拍频产生毫米波,易于实现并降低了功率噪声对系统的影响.仿真分析了该系统中环形激光器强度、谱线宽度、保偏光纤光栅反射谱特性对毫米波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系统中保偏光纤光栅的群时延、长度、色散,双波长激光信号脉冲包络宽度、啁啾系数对毫米波频率的影响.优化保偏光纤参数,差频产生60 GHz的毫米波信号,并分析该毫米波信号在ROF下行链路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该毫米波作为副载波调制到光波上从中心站传输80 km至基站后经天线发射至用户端,解调仍然得到很好的眼图,充分证明了本方案的优越性能.
- 刘观辉裴丽宁提纲高嵩李晶张义军
- 关键词:光纤无线通信系统毫米波保偏光纤光通信
- 新型全光纤偏振稳定光子毫米波发生器关键技术研究
-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现有无线频谱资源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宽带无线业务的需求,为解决无线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光纤无线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光和微波相结合的技术,它利...
- 刘观辉
- 关键词:传输性能优化设计
- 文献传递
- 基于偏振稳定双波长保偏光纤光栅激光器的可调谐微波/毫米波产生技术
- 2012年
- 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稳定双波长保偏光纤光栅激光器的可调谐微波/毫米波产生技术,利用保偏光纤光栅选频产生两个偏振稳定的激光信号,采用扰偏器确保激光输出的两个正交偏振态功率的一致性,最后输入高速光电探测器产生微波/毫米波.通过对保偏光纤光栅施加不同大小的侧向应力,可以灵活调谐输出的毫米波频率.实验制作了基于偏振稳定双波长保偏光纤光栅激光器的可调谐微波/毫米波产生装置,通过对保偏光纤光栅施加不同的轴向拉力分别产生了20.407和22.050 GHz的微波信号.仿真产生了60 GHz的毫米波信号,并分析该毫米波在光纤无线通信下行链路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该毫米波作为副载波调制到光波上从中心站传输80 km至基站后经天线发射至用户端,解调后仍然得到很好的眼图,充分证明了本方案的优越传输性能.
- 裴丽刘观辉宁提纲高嵩李晶张义军
- 关键词:保偏光纤光栅光纤无线通信系统毫米波光外差
- 光自差法生成微波/毫米波技术中偏振失谐研究
- 2012年
- 对光外差法生成微波/毫米波技术中的偏振失谐进行了分析.首次推导出偏振失谐对微波/毫米波功率影响的计算公式.利用自行制作的基于双波长保偏光纤光栅激光器的微波/毫米波发生器生成30 GHz左右的微波/毫米波信号,其偏振失谐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应用分析结果模拟仿真了偏振失谐对60 GHz毫米波信号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情况下系统的误码率及不同传输距离下的眼图.结果表明,在光纤无线传输链路中采用偏振失谐控制技术会大大提高链路的可靠性,在对链路进行偏振失谐控制的前提下,传输30 km仍可保持误码率10^(-9)以及很好的眼图,说明了偏振失谐控制的重要性.
- 高嵩裴丽宁提纲祁春慧刘观辉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