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鑫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美学
  • 1篇延安文艺
  • 1篇阳性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空间
  • 1篇异化
  • 1篇治理逻辑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范式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马克思...
  • 1篇刷新
  • 1篇丝绸之路
  • 1篇青年读者
  • 1篇主义
  • 1篇壮美
  • 1篇文化逻辑
  • 1篇文艺
  • 1篇文艺制度
  • 1篇小说

机构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延安大学

作者

  • 4篇刘鑫
  • 2篇刘鑫

传媒

  • 1篇南方文坛
  • 1篇兰州学刊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丝绸之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丝绸之路中阳性审美范式对中国壮美艺术空间的扩展与延伸
2012年
丝绸之路作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纽带,在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向外传播的同时,也使西方文化得以向东传播,对传统汉文化的存在产生影响。丝绸之路承载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不断作用于两种异质文化的各个方面.使两种文化在碰撞中走向统一,丝绸之路因此也成为文化融合的重要阵地。具体到艺术领域,这种文化的对立统一集中表现为西方特有的阳性审美范式对中国既有壮美艺术空间的改造。阳性审美与壮美的艺术形态之间存在着~定程度的相似性,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二者的相似关联。从汉文化的角度出发,阳性审美与壮美在频繁互动中成为传统壮美艺术空间的有效补充。汉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阳性审美范式,阳性审美范式也因为丝绸之路而走进汉文化的壮美艺术空间。中国壮美艺术空间在丝绸之路阳性审美范式的作用下完成了自身的扩展和延伸,体现出了更强的包容性。以更加开放的整体面貌完善并提高了自我。
刘鑫
关键词:丝绸之路
路遥小说创作的人民美学倾向被引量:4
2019年
从《惊心动魄的一幕》开始,路遥的小说总在平凡的阅读视野里,出人意料地刷新青年读者的文学期待。非同寻常,囊括“改革先锋”的褒奖,路遥的创作得到“国家认同”的历史新高,再次刷新文坛热度,“路遥”“小说”与“改革”三者间的话语留白正成为亟须阐释的文学问题。当然,路遥的小说创作何以能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不仅是小说自身的学理问题,更关乎小说创作作为精神文化实践方式的美学问题。
刘鑫
关键词:美学倾向美学问题国家认同青年读者刷新小说创作
试论生态学整体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中的运用
2013年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当今社会所出现种种危机的反思和批判展开,把人置身于自然和社会之中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以获得一种更加公正的社会观察视角。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风潮影响下的新思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生态学以一种整体人类的研究为核心,用整体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其影响力已经突破哲学的限制走向了审美的领域。寻找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中生态学整体方法的具体使用和表现情况,成为具体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整体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密切关系的基础。
刘鑫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异化
延安文艺制度的建构逻辑与路径被引量:1
2022年
延安文艺制度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形成民族文化抵抗力量实现抗战救国的重大历史使命。梳理延安文艺组织基础、政策运行和意识形态批评的制度文献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波澜壮阔的大众文艺运动在社会文化、文艺治理和政治发展的三重逻辑交织中推进延安文艺制度建设是历史的必然。延安文艺制度在文艺社团的组织路径、文艺会议的政策路径和文艺论争的意识形态批评路径建构中,形成了文艺动员、文艺宣传和文艺评价相统一的文艺制度形态,显示出其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文艺制度史上的重要地位。全面梳理和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延安文艺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是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学理要求,也是深度理解中国当代文艺制度思想基础的制度史关切。
刘鑫
关键词:延安文艺文艺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