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星
-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对口腔颌面外科清醒插管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清醒插管的镇静效果及其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需行清醒插管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即右美托咪定(DEX)组和咪达唑仑+芬太尼(MF)组。插管前20 min,DEX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MF组给予生理盐水50 mL;插管前5 min,DEX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MF组给予咪达唑仑0.02 mg/kg和枸橼酸芬太尼2.0μg/kg。观察不同时间点(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和吞咽时间测定。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T0时间点,2组患者HR、RR、MAP、SpO_(2)及吞咽时间测定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1时间点,与MF组相比,DEX组患者HR下降,吞咽时间缩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R、MAP、SpO_(2)、Ramsa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T2时间点,与MF组相比,DEX组患者HR下降,Ramsay评分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R、MAP、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DEX组患者在T1时间点与T0时间点相比,HR下降,吞咽时间延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R、MAP、SpO_(2)无统计学差异(P>0.05)。T2时间点与T1时间点相比,Ramsay评分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为清醒插管患者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并且对患者吞咽反射未造成明显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清醒气管插管的安全性。
- 董翔劳蔚刘锦星纪均
-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清醒插管吞咽功能
-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ASAI~Ⅱ级择期行腭裂手术患儿,年龄1~3岁,随机分为2组。K组:给予氯胺酮6~8mg/kg+丙泊酚2mg/kg诱导插管,术中丙泊酚4~10mg/(kg﹒h)麻醉维持。S组:给予七氟烷8%面罩吸入+瑞芬太尼0.5μg/kg缓慢静注诱导,术中瑞芬太尼0.10~0.25μg/(kg﹒min),七氟烷1~1.5MAC(2%~5%)维持。根据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手术刺激程度,适当调控麻醉深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2组诱导插管均顺利。K组诱导后患儿心率显著增快(P<0.01)、血压下降(P<0.05),插管及分离腭瓣时仍保持较快心率(P<0.01),与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S组在诱导后患儿心率、血压有所下降(P<0.01),但插管和分离腭瓣时心率血压基本保持平稳。术后S组患儿自主睁眼和拔管的时间显著早于K组(P<0.01),而发生躁动病例多于K组。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较舒适、平稳地满足小儿腭裂手术要求。
- 刘锦星姜虹朱也森
-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小儿腭裂修复术
- CT仿真影像用于口咽肿瘤患者气道评估的研究
-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CT仿真内窥镜用于口咽肿瘤患者的气道评估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CTVE)用于口咽肿瘤患者术前气道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20例口咽肿瘤患者,术前分别行CT...
- 刘锦星
- 关键词:口咽肿瘤CT仿真内窥镜
- 文献传递
- 右美托咪定对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手术(PCI)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静脉麻醉,其中观察组麻醉前15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HR、MAP和BIS值水平的变化以及应激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应激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切皮后观察组患者的MAP高于对照组,HR、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h和术后4 h的BIS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h和术后4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冠心病PCI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指标影响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劳蔚刘锦星陈彬
- 关键词:冠心病血流动力学
- 顺式阿曲库铵部分肌松对全麻术中面神经监测的可行性评价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需要监测面神经的颅颌面手术中,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部分肌松状态下进行面神经监测的可行性,并确定其合适的肌松程度。方法:选择107例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需行颅颌面择期手术及面神经监测的患者,术中使用异丙酚、咪唑安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实施全凭静脉麻醉(TIVA)维持全麻,术中由外科医师分别在TOF%(T4/T1)及T1%(T1/T0)处于不同肌松区间时刺激面神经,记录不同肌松程度下面神经肌电图(EMG)的反应及数值,同时记录术中患者体动评分及是否存在呼吸机对抗。采用SPSS 26.0软件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面神经监测最佳肌松临床界值;χ2检验分析体动评分及麻醉机对抗与不同肌松程度的关系。结果:面神经监测有效的最佳肌松临床界值TOF%为15%,T1%为35%,T1%优于TOF%;TOF%>50%、T1%>60%时,患者在术中可能出现体动,呼吸机对抗增加。结论:全麻使用顺式阿曲库铵部分肌松状态下可有效进行面神经监测,适合的肌松范围推荐TOF%为15%~50%,T1%为35%~60%。
- 黄慧敏刘锦星仇琳刘文辉陈欢姜虹
- 关键词:面神经监测顺式阿曲库铵肌松监测全凭静脉麻醉
- 不同麻醉方式在腮腺肿瘤切除术时面神经监测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腮腺肿瘤切除术时面神经监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0例接受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S组)和全凭静脉组(V组)(n=35)。麻醉诱导时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后S组吸入七氟醚复合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V组则仅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使用肌松监测仪测定拇指内收肌的4个成串刺激(TOF)反应,记录阻滞起效时间、深度阻滞恢复时间(T1的出现时间)、T150%及TOF 90%恢复时间。术中采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记录2组患者在T150%时监测的成功率,比较2组患者术中发生体动与心血管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拔管时间。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S组T1的出现时间晚于V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T150%及TOF 90%恢复时间显著延长(P<0.05)。2组患者在T150%时均能成功获得面神经监测信号。2组均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V组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轻微体动。2组患者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均能满足术中面神经监测的手术要求,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更早地获得面神经电生理信号,而静吸复合麻醉有利于预防术中体动发生。
- 刘锦星黄慧敏董翔劳蔚施巍
-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面神经监测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
- 盐酸戊乙奎醚对接受口腔颌面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研究目的:探讨麻醉前应用阿托品以及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口腔颌面部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择期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34例,...
- 赵鹏程刘锦星纪均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老年患者
- 文献传递
- 气道内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仿真内镜是计算机技术与三维图像相结合的结果,是一种新的气道成像方法。其可进行气管内表面观察,结合三维成像技术还可全面显示邻近组织与气道关系,是安全、无创的气道病变的诊断方法,当严重狭窄或梗阻内镜无法通过时,更是体现仿真内镜的优越性。
- 刘锦星姜虹
- 关键词:仿真内镜三维重建气道
- 喉罩全身麻醉对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通过苏醒记录,总结喉罩全身麻醉下行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苏醒安全提供更多的证据。方法分析该院2018年1-8月喉罩全身麻醉下行EVLT的125例患者的病史,记录苏醒期心率、血压,并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基础心率和血压情况,分析心率、血压的变化规律。结果125例患者中,苏醒期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10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时间平均为(28.00±9.97)min,苏醒期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基础心率、血压(P<0.05),而最慢心率时的血压与最快心率时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有心血管病史组与无心血管病史组相比,苏醒期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及以上组苏醒期心率与65岁以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全身麻醉下EVLT患者苏醒期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很高,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 龚澄霞刘锦星蒋珏
- 关键词:喉罩血流动力学
- 术前喷鼻右旋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腭裂患儿术前镇静和术后躁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采用喷鼻给药方式,将右旋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作为术前用药,对腭裂患儿术前镇静及预防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腭裂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咪达唑仑组(MID组)、右旋美托咪定组(DEX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麻醉前45 min对3组患儿采用喷鼻方式使用不同镇静药物。每种药物按每kg体质量用药的剂量如下:MID组为0.4 mg/kg,DEX组为3μg/kg,NS组为与DEX组等容积的0.9%NaCl溶液。分析患儿喷鼻前焦虑评分、入室前焦虑评分、苏醒期疼痛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EX组和MID组患儿入室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NS组(P<0.05),DEX组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MID组和NS组(P<0.05),3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鼻咪达唑仑和右旋美托咪定均可作为小儿的术前镇静用药,而喷鼻右旋美托咪定能有效降低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 冯婉晴赵鹏程刘锦星胡蓉黄慧敏
- 关键词:腭裂手术苏醒期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