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晗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苯胺废水光合细菌处理工艺中藻类的控制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苯胺有机废水的试验中,针对藻类大量繁殖引起的处理效果下降问题,采用了调控反应器的温度以抑制藻类繁殖的方法,使藻类密度由4262~5124mL-1降至213~662mL-1。试验发现,当光合细菌反应器中的温度控制在27~29℃或31~33℃时,可明显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而温度为29~31℃时,可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
- 孔秀琴包晗张绍斌朱宇斌
- 关键词:光合细菌藻类苯胺废水
- 光合细菌及活性污泥联合处理高浓度苯胺废水的实验研究
- 苯胺废水的处置,一直以来都以物理化学方法为主,处理规模和效果上往往不够理想。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改进方法,其对苯胺废水的处理不仅效果有限,往往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驯化,才能使活性污泥微生物适应苯胺废水的水质特性,耐负荷冲击效...
- 包晗
- 关键词:苯胺光合细菌活性污泥藻类
- 文献传递
- 短暂交替曝气方式在PSB法处理高浓度苯胺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降低高动力消耗。探讨不同时间不同方式的曝气处理对光合细菌处理苯胺废水效果的影响,利用酸化-PSB-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高浓度毒性苯胺废水,在24h的停留时间下,比较PSB阶段不同曝气时间对苯胺废水处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的曝气处理对光合细菌处理苯胺废水的效果存在差异。曝气时间为2h的反应器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达96.1%,苯胺去除率达97%。同时,相邻周期交替采用1、2h曝气处理.废水COD去除率可提高20%以上,苯胺去除率提高了10.9%~14.2%。
- 孔秀琴张绍斌包晗
- 关键词:苯胺废水化学需氧量光合细菌活性污泥
- 短暂交替曝气方式在PSB法处理高浓度苯胺废水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酸化—PSB—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高浓度毒性苯胺废水,在24h的停留时间下,比较PSB阶段不同曝气时间对苯胺废水处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的曝气处理对光合细菌处理苯胺废水的效果存在差异。以曝气时间为2h的反应器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达96.1%,苯胺去除率达97%,同时,相邻周期交替采用1h、2h曝气处理,废水COD去除率提高了20%以上,苯胺去除率提高了10.9%~14.2%。
- 孔秀琴张绍斌包晗朱宇斌
- 关键词:曝气苯胺废水COD光合细菌活性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