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区良益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预氧化
  • 2篇原水
  • 2篇原子
  • 2篇突发性污染
  • 2篇氰化物
  • 2篇污染
  • 2篇污染原水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法
  • 1篇荧光法测定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原子荧光
  • 1篇原子荧光法
  • 1篇原子荧光法测...
  • 1篇溶剂
  • 1篇溶剂萃取
  • 1篇食盐
  • 1篇水处理

机构

  • 4篇南海发展股份...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区良益
  • 3篇王晓
  • 2篇钟宁
  • 2篇章民驹
  • 2篇孙承志
  • 2篇杨文杰
  • 2篇康宇炜
  • 2篇魏艳
  • 1篇卢业玉
  • 1篇黄典文

传媒

  • 2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中砷的含量
2006年
探讨了以硫酸预处理样品,硫脲一抗坏血酸混合液将As(Ⅴ)预先还原至As(Ⅲ),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聚合氯化铝中砷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2.31%~105.10%,相对标准偏差为2.37%~5.55%。
区良益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突发性氰化物污染原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应对水源水受到突发性污染,以常规净水工艺为基础,以氰化物为目标污染物,开展了应急处理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混凝工艺对氰化物的去除率较低,只有20%~30%。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去除氰化物无增强作用。预氯化可以有效去除氰化物,但会生成相应量的氯化氰;调节原水的pH>9,可以使生成的氯化氰最终转化为氨氮,再将pH值调回8后,氰化物和氯化氰浓度均无明显变化,氰化物污染得以稳定、无害化去除。投氯量与原水中氰化物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可据此指导水厂的应急生产。
魏艳康宇炜章民驹杨文杰王晓孙承志区良益钟宁
关键词:突发性污染氰化物预氧化混凝
溶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微量钴被引量:2
2006年
以硫氰酸根离子为配位阴离子,甲基异丙酮为萃取剂萃取自来水中微量钴,将有机相加热蒸发萃取剂后,置于550℃高温炉中干法灰化,灰化后,加盐酸微热使残渣溶解,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钴。该法提高了灵敏度,回收率为95.0%~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1.58%~4.92%,检出限为0.014mg/L。
王晓区良益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微量钴自来水溶剂萃取
突发性氰化物污染原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
针对国内水源突发性污染处于高危险期的特点,以常规净水工艺为基础,以氰化物为目标污染物,开展了应急处理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混凝工艺对氰化物的去除效率较低,只有20%~30%左右。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去除氰化物无增强作用...
魏艳康宇炜章民驹杨文杰王晓孙承志区良益钟宁
关键词:突发性污染氰化物预氧化
偶氮胂Ⅲ褪色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在H_2SO_4-KBr介质中,碘酸根能氧化偶氮胂Ⅲ使之褪色,且褪色的程度与KIO_3的存在量呈线性关系,借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碘的新方法。在选定条件下,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碘的含量在0~4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7×10~3m^2/mol。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在用于测定加碘食盐中的微量碘时,结果满意。
黄典文卢业玉区良益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