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浩宇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7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近代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英语口语教科书——《英华学生口语手册》研究
- 2018年
- 1826年一本名为《英华学生口语手册》的英语口语教科书在马六甲出版发行。该书作者系马六甲英华书院中国学生袁德辉。就现有史料而言,该书可以说是近代由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英语教科书。《英华学生口语手册》以其编纂的"专业性"、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的针对性,不仅对当时英华书院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对当前英语教科书的编写亦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 卞浩宇
- 关键词:英华书院
- 英国来华传教士沙修道《谚语丛话》初探
- 2023年
- 《谚语丛话》系英国来华传教士沙修道编写的一部有关汉语谚语的论著。全书共收录汉语谚语2720句,所有谚语按不同主题进行分类编排。作者在书中系统论述了汉语谚语的数量、来源、形式、特征及用途。除此之外,在汉语谚语英译方面,作者并非只采用单一的直译法,而是根据汉语谚语本身的含义及特征选择相应译法,这也使得全书翻译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谚语丛话》不仅对当时来华西人汉语学习与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对当前汉语谚语英译研究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亦具有相当的历史借鉴意义。
- 卞浩宇
-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人类的饮食或饮食习惯各不相同。正如英语谚语所说,“某人之佳肴即他人之毒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
- 卞浩宇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内容
- 文献传递
- 基督教新教早期在华“医药传教”剖析被引量:4
- 2008年
- 面对近代中国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森严的文化壁垒,以马礼逊、郭士立、伯驾等人为主要代表的早期来华传教士,在长期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一种以向当地居民提供义务性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协助传教活动为最终目标的传教模式和理论,即"医药传教"。"医药传教"是基督教海外传教活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以及近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卞浩宇
- 关键词:传教士
- 晚清英国来华外交官与近代对外汉语教学——以威妥玛、翟理斯为中心被引量:5
- 2014年
- 在晚清众多来华外交官中,无论从个人汉语水平而言,还是从推动对外汉语教学角度来说,英国来华外交官威妥玛和翟理斯均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佼佼者。尤其是威妥玛编著的《语言自迩集》(1867)以及翟理斯编写的《汉言无师自明》(1872)和《华英字典》(1892),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当时汉语教材匮乏之不足,成为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不仅有力推动了西方人汉语学习的整体进程,对当时的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实践的探索也具有相当的历史借鉴意义。
- 卞浩宇
- 关键词:威妥玛翟理斯对外汉语教学历史借鉴
- 从《葡汉词典》到《西儒耳目资》——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演变被引量:1
- 2010年
- 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是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借鉴西方音韵学理论和方法,学习汉语的一种特殊方法。从最初的《葡汉词典》到后来的《西儒耳目资》,这种方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初创——完成——完善"的历史演变过程,不但开启了中文拉丁音化的历程,而且对日后汉语拼音方案的形成及汉语音韵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卞浩宇严佳
- 关键词:耶稣会士汉语拼音方案历史演变
- 20世纪初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情况分析——基于来华传教士来会理的一次问卷调查
- 2019年
- 20世纪初,青年会来华传教士来会理(D.W.Lyon,1870—1949)在华发起了一次旨在了解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来会理分别从学习者背景、学习困难、学习内容、学时分配、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以及相关建议等方面,对来华三到五年的传教士展开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调查,不但具有开创性,而且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水平和整体状况,并对有效提高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效率以及推动教会各界创办汉语培训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卞浩宇
- 关键词:问卷调查
-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被引量:69
- 2004年
-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笔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宴会礼仪、饮食内容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揭示了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并阐明了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互补和兼容的因素也会增多。
- 卞浩宇高永晨
-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
- 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方法浅探被引量:3
- 2009年
- 16世纪末,大批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为确保在华传教成功,面对汉语教师匮乏、教学语言不通等诸多困境,他们除沿袭传统的看图识字法之外,结合汉字自身特点以及西方音韵学等相关理论,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西方人的汉语学习方法。从历史的角度对来华耶稣会士汉语学习方法的进行归纳和分析,对当今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卞浩宇
- 关键词:明清时期
- 《印中搜闻》对近代西方汉学发展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印中搜闻》(1817—1822)是伦敦会来华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一份英文期刊。作为刊物的实际负责人,米怜独力承担起刊物的编辑、出版和经营等诸多工作。尽管发行时间不长,但《印中搜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不但成为西方海外传教士相互沟通的媒介与平台,而且为近代西方了解、认识中国提供了大量资料。
- 卞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