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文安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喹啉
  • 4篇氨基
  • 4篇氨基喹啉
  • 3篇试剂
  • 3篇偶氮
  • 3篇噻唑
  • 3篇显色反应
  • 2篇光度
  • 2篇光度法
  • 2篇光度法测定
  • 2篇
  • 2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法
  • 1篇荧光法测定
  • 1篇荧光配合物
  • 1篇配合物
  • 1篇噻唑偶氮
  • 1篇微量铜
  • 1篇微量钴

机构

  • 6篇云南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徐其亨
  • 6篇卢文安
  • 4篇周中万

传媒

  • 2篇云南化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冶金分析
  • 1篇云南冶金(科...

年份

  • 1篇1994
  • 4篇1993
  • 1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8-氨基喹啉5位噻唑偶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铜、钴、镍、钯的显色反应被引量:7
1993年
合成了4个8-氨基喹啉5位噻唑偶氮衍生物。系统研究了它们与铜、钴、镍、钯的显色反应。研究了TAAQ、BBTAQ光度法测定镍和钴。
卢文安徐其亨曾佐涛
关键词:氨基喹啉噻唑偶氮显色反应
5—(2—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的合成及光度法测定微量钴
1994年
合成了新试剂5-(2-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测定了它的酸离解常数,并用于光度法测定微量钴。在CTMAB存在下,0.04-0.02mol/l NaOH介质中,TAAQ与Co^2+形成1:3的深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30nm,摩尔吸光系数ε=1.23×10^5l·mol^-1·cm^-1。Co^2+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已用于VB12及矿石分析。
卢文安徐其亨
关键词:噻唑比色法
全文增补中
新试剂TAAQ的合成和对铜的荧光法测定
1993年
本文介绍了新试剂5—(噻唑-2-偶氮)—8—氨基喹啉(TAAQ)的合成方法和对铜(Ⅱ)的荧光法测定条件。在pH10.2—11.0酸度下,Cu(Ⅱ)与TAAQ形成1:3的荧光配合物,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40(290)nm和400 nm.Cu(Ⅱ)浓度在4~32 ppb范围内与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用此法测定了纯铝中微量铜,结果令人满意。
卢文安徐其亨周中万
关键词:荧光法测定微量铜氨基喹啉荧光配合物比色管
BBTAQ的合成及其对Ni(Ⅱ)的光度法测定
1993年
合成了新试剂5—(6—溴—苯骈噻唑—2—偶氮)—8—氨基喹啉(BBTAQ)并测定了它的酸离解常数;研究了BBTAQ与Ni(11)的显色反应。在pH为9.5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和CTMAB存在下,BBTAQ与Ni(11)形成4:1的紫色络合物,λ_(max)=608nm,ε=1.15×10~51·mol^(-1),Cm^(-1)。镍量在0~1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成功地用于铝合金中镍的测定。
卢文安徐其亨周中万
关键词:偶氮氨基喹啉光度法
新试剂TAAQ与镍显色反应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研究了新试剂5-(2-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TAAQ)与镍的显色反应。在CPC存在下,于pH10.4硼砂溶液介质中,TAAQ与镍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3:1的紫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入射光波长为600mm处,摩尔吸光系数ε=1.54×10~5L·mol^(-1)·cm^(-1)镍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已用于钢铁及矿石分析,结果满意。
卢文安徐其亨周中万
关键词:噻唑显色反应试剂
新试剂BPTAQ的合成及与钴显色反应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5
1993年
合成了5-(6-溴苯骈噻唑-2-偶氮)-8-氨基喹啉(BPTAQ).在CTMAB存在下,于pH9.5的Na_2B_4O_7-NaOH介质中,BPTAQ与Co^(2+)形成4:1的深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摩尔吸光系数ε=1.53×10~5,钴量在0~10.0μg/1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已用于VB_(12)和矿样分析,结果满意.
卢文安徐其亨周中万
关键词:显色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