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广东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偃麦草
  • 2篇偃麦草属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叶表皮
  • 1篇叶表皮形态
  • 1篇叶片
  • 1篇叶片表皮
  • 1篇中间偃麦草
  • 1篇扫描电镜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同工酶
  • 1篇种质
  • 1篇种质材料
  • 1篇聚类分析
  • 1篇表皮形态
  • 1篇长穗偃麦草

机构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3篇史广东
  • 2篇孟林
  • 2篇张国芳
  • 2篇毛培春
  • 1篇陈本建

传媒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偃麦草属植物叶片表皮形态与结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于2008年6月初对偃麦草属12个植物种15份种质材料抽穗期的叶片表皮形态与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旨在通过形态解剖结构特点的分析,为该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所有材料上表皮都具有长细胞和气孔器细胞;除EE009、EE022、EI021、EI029、EPY002、EC002、EH001、ES001外,都含有乳突,呈斑泡状、圆头状或倾斜状;刺毛存在于除EC002、EE009、EE022、EJ001、EPO004、EPY002外的其他所有种;短细胞马蹄形或椭圆形,仅存在于EB001、EC002和EL001中;大毛仅在EJ001和ES001中发现;从横切面看,脉间普遍存在泡状细胞,且EB001、EH001、EPY002泡状细胞下陷形成"绞合细胞",其余均不下陷;维管束鞘2层,纤维分布在维管束的上下方,与维管束连接。然后,利用15份种质材料的10个叶片表皮的形态指标进行欧氏距离聚类分析,将其分为6类,较好地反映出各种质材料亲缘关系的远近。
史广东孟林毛培春张国芳
关键词:偃麦草属叶表皮形态聚类分析
偃麦草属植物形态结构解剖及同工酶特征分析
偃麦草属(Elytrigia Desv.)植物是禾本科中重要的资源植物,在水土保持,草地草坪以及作物育种上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利用前景。本文从形态结构解剖和生化标记两方面,研究来自不同国家的15份偃麦草种质材料的遗传特性。...
史广东
关键词:偃麦草属种质材料
文献传递
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elongata的根、茎、叶以及根茎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显示:2种植物的根形态均由表皮、皮层和中拄组成,表皮着生大量根毛,内皮层细胞壁5面加厚,在横切面上呈马蹄形;茎与根茎的维管束分内外两圈分布,中央有髓腔;叶片形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构成,表皮细胞包括长细胞、附属物、气孔器细胞和泡状细胞。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叶片表皮微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长穗偃麦草叶脉上分布3~4列乳突.而中间偃麦草叶脉上则分布3~4列刺毛,另外在根皮层细胞中发现了发达的类似通气组织的结构,产生原因亟待进一步研究。
史广东毛培春张国芳孟林陈本建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扫描电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