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林杰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地平
  • 2篇胸段
  • 2篇胸段硬膜外
  • 2篇胸段硬膜外阻...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痉挛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阻滞
  • 2篇上胸
  • 2篇上胸段
  • 2篇上胸段硬膜外
  • 2篇上胸段硬膜外...
  • 2篇尼莫地平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机构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陈国忠
  • 3篇叶林杰
  • 2篇何焱
  • 2篇刘韧
  • 2篇吴丽美
  • 2篇姚艳萍
  • 2篇吴晓智
  • 1篇陈伟新
  • 1篇杨立群
  • 1篇俞卫锋
  • 1篇吕欣

传媒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与尼莫地平减轻兔脑血管痉挛作用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减轻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是否优于尼莫地平。方法切开置管法制备HTEB模型的新西兰兔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n=15):假手术组、对照组)、HTEB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枕大池二次注血法"(0.5ml/kg)制成兔SAH模型,1、7和14d后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处死后取基底动脉,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HTEB治疗组和尼莫地平组的基底动脉Vm均明显升高(P<0.01);但HTEB治疗组和尼莫地平组的基底动脉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对照组基底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窄;两治疗组管壁增厚不明显,管腔仍有狭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治疗组之间血管壁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HTEB减轻兔SAH后CVS的程度与尼莫地平相当。
吴丽美陈国忠刘韧吴晓智何焱叶林杰姚艳萍
关键词: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颅内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尼莫地平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复合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兔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HTEB组(H组)、尼莫地平组(N组)和HTEB复合尼莫地平组(HN组)。经颅多普勒检测兔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光镜下观察基底动脉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测定内皮细胞Bcl-2、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四组基底动脉Vm均明显升高,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细胞凋亡指数(AI)、Bcl-2表达、Caspase-3表达升高(P<0.01)。与C、H和N组比较,HN组基底动脉Vm明显减慢,管壁增厚减轻、管腔增宽,Bcl-2表达升高,AI和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尼莫地平显著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且优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或尼莫地平的单独应用。
吴晓智吴丽美陈国忠刘韧何焱叶林杰姚艳萍
关键词: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尼莫地平血管痉挛
血红素氧化酶-1在异氟烷预处理肝脏保护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化酶(HO)-1的表达及活性的改变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在异氟烷预处理肝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4 h;异氟烷预处理-肝脏缺血再灌注(I/R-ISO)组,1.4%异氟烷吸入预处理30 min后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肝脏缺血再灌注组-异氟烷预处理HO-1抑制剂(Iso-Znpp)组,于缺血再灌注前1 h先于腹腔内注射锌原卟啉(ZnPP),其余处理同I/R-ISO组;肝脏缺血再灌注HO-1诱导剂(I/R-hemin)组,缺血再灌注前24 h于腹腔内注射HO-1诱导剂血红素(hemin),其余处理同I/R组。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肝组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等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O-1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I/R-ISO和I/R-hemin组的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I/R-ISO组比较,Iso-Znpp组ALT、AST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Sham组比较,I/R、I/R-ISO、Iso-Znpp、I/R-hemin组血清及肝组织中TNF-α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I/R组比较,I/R ISO和I/R-hemin组血清及肝组织中TNF-αmRMA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I/R-ISO组比较,Iso-Znpp组血清及肝组织中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Sham组比较,I/R、I/R-ISO、Iso-Znpp、I/R-hemin组肝脏MPO活性均显著升高(P值均<0.01);与I/R-ISO组比较,Iso-Znpp组肝脏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Sham组几乎无HO-1表达,I/R组可见HO-1少量表达,I/R-ISO、ISO-Znpp、I/R-hemin组HO-1表达均显著高于I/R组。结论 HO-1的诱导表达可明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相应的炎性反应,异氟烷预处理可明显上调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O-1的表达,HO-1活性抑制剂ZnPP可反转异氟烷预处理的肝脏保护及抗炎作用,提示异氟烷预�
陈国忠吕欣叶林杰杨立群陈伟新俞卫锋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异氟醚预处理血红素氧化酶-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