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果 作品数:7 被引量:8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松科冷杉属植物的化石历史和现代分布 被引量:23 2006年 冷杉是北半球阴暗针叶林的优势种和建群种,现全世界共有52种1亚种12变种,在北半球形成南欧、北美和东亚三个分布中心,这三个地区也是冷杉属化石最丰富的地区。在垂直分布上,冷杉集中分布于1000~2000m(15种)和2500~4000m(13种)两个海拔地段。在中国,冷杉植物呈南北间断分布,集中分布在横断山地区。冷杉属的特有现象和孑遗分布现象都十分突出,有7个种呈孑遗分布。根据冷杉属的地史分布和现代分布的研究并结合最新的系统演化资料,本文推测冷杉属于白垩世中期起源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始新世以后,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冷,逐步向南迁移,由于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落基山脉抬升及东亚季风气候的出现以及第四纪冰期的影响而形成了现代间断的分布格局。冷杉与银杉、金钱松等其它松科植物的形成模式十分相似。 向小果 曹明 周浙昆关键词:冷杉属 地史分布 扩散 植物DNA条形码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5年 1常用植物DNA条形码物种的准确鉴定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先决条件,但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物种鉴定对非专业人员而言比较困难。即使是专业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物种,要想逐一鉴定也难以实现。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为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可能(Hebert et al.,2003)。线粒体COI基因作为动物的DNA条形码已得到广泛应用。 向小果 王伟关键词:植物DNA 条形码技术 系统发育 物种鉴定 COI基因 中国兰科植物属的界定: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3 2015年 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全世界约有736属28,000种(Chase et al.,2015,Dressler,1993),广泛分布于大部分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尤其以热带地区最为丰富。兰科植物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类群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类群,全世界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为《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保护植物种类的90%以上。 金伟涛 向小果 金效华关键词:野生兰科植物 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际贸易公约 陆地生态系统 野生动植物 高黎贡山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研究 金效华 向小果 施晓春关键词:兰科植物 多样性 系统学 传粉生物学 怒江河谷低海拔地区残存原生植被中兰科植物多样性 被引量:22 2011年 为了解怒江河谷低海拔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我们以兰科植物为例,对怒江河谷贡山和福贡段海拔1,600m以下的4片残留原生植被中的兰科植物多样性和受威胁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4次野外路线法考察和相关的室内标本研究,发现这些残存的森林中兰科植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目前已记录33个属60种兰科植物,其中附生兰为42种,地生兰为18种。在已鉴定的物种中,一种毛兰属植物(Eria sp.)为中国新记录种或新种,疣花三角兰(Trias verru-cosa)为怒江河谷特有,洛氏羊耳蒜(Liparis rockii)为怒江河谷和独龙江河谷所特有,杓兰属一种(Cypripedium sp.)、盆距兰(Gastrochilus calceolaris)、羽唇兰(Ornitochilus difformis)、带叶兰(Taeniophyllum glandulosum)、匙萼卷瓣兰(Bulbophyllum spathulatum)、短穗竹茎兰(Tropidia curculigoides)、卵叶火烧兰(Epipactis royleana)等为本区域新记录种。这些兰科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为生境破碎化、生境质量下降和生境丧失。我们建议尽快开展该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濒危状况评估,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 金效华 向小果 陈彬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兰科植物 槽舌兰属高山组生态物种形成研究 周海浪 向小果 金效华关键词:物种形成 中国兰科无叶兰属一新记录种--小花无叶兰(英文) 被引量:2 2011年 报道了中国海南兰科无叶兰属植物一新记录种:小花无叶兰Aphyllorchis pallida Bl.,本种的主要特征是花小,直径小于1 cm,唇瓣分两部分,后唇具两个耳状物,前唇3裂。 樊杰 金效华 向小果关键词: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