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对肺巨噬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效应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内毒素(LPS)联合γ-干扰素(IFN-γ)所致肺巨噬细胞活力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肺巨噬细胞NR8383接种于96孔培养板,分别采用正常培养液以及不同药物组合培养:100ng/mL LPS+50U/mL IFN-γ、100ng/mL LPS+50U/mL IFN-γ+10ng/mL Dex、100ng/mLLPS+50U/mL IFN-γ+1ng/mL Dex、100ng/mL LPS+50U/mL IFN-γ+10ng/mL Dex+10μmol/L Yohim-bine、10ng/mL Dex、1ng/mL Dex、10μmol/L Yohimbine(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拮抗剂),24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生成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100ng/mLLPS联合50U/mL IFN-γ刺激引起NR8383细胞iNOS大量表达,细胞活力下降为正常培养细胞的47.8%。10ng/mL Dex可以明显抑制LPS联合IFN-γ刺激所引起的NR8383细胞iNOS表达量和细胞活力下降(63.4%vs47.8%,P<0.05);10μmol/L Yohimbine可部分阻断10ng/mL Dex的抑制效应;1ng/mL Dex对LPS联合IFN-γ刺激引起的NR8383细胞iNOS表达量和活力损伤没有明显影响。Dex、Yohimbine单独对NR8383细胞iNOS表达量和活力没有影响。结论 Dex(10ng/mL)能保护LPS联合IFN-γ所致肺巨噬细胞NR8383活力损伤,此效应是通过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
- 李杰吴强许学兵
- 关键词:内毒素巨噬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 两种麻醉方式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LH)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LH息儿60例,年龄1~5岁,随机分为骶麻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C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组(G组)各30例。检测术中不同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检测动脉血气,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及麻醉费用。结果:C组气腹后各时点Cor、NE、E、ACHT水平与气腹前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气腹后上述各指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且显著高于C组同时点(P〈0.05)。与气腹前比较,C组气腹后MAP及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息儿气腹30min后PaCO:均显著增加(P〈0.05),停气腹后恢复至气腹前水平。C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快于G组[(14,7±4.9)minvs(22.1±5.4)min,t=-5.583,P=0.000];C组术后镇痛需求率显著低于G组(5/30vs13/30,x^2=5.079,P=0.024),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6/30vs11/30 ,x^2=2.052,P=0.152);C组麻醉费用比G组明显减少[(599±62)元vs(1964±238)元,t=-30.504,P=0.000]。结论:骶麻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可有效抑制小儿LH围术期的应激反应且经济安全,患儿术毕苏醒质量改善。
- 纪风涛蔡肖衡吴强梁建军杨勇志叶西就苗利萍曹铭辉
- 关键词:小儿骶管阻滞腹腔镜疝修补术应激反应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侧弯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观察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减少出血的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E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全麻,切皮前按15ml/kg,50ml/min输液行AHH,E组输入4%琥珀酰明胶,C组输入复方醋酸钠,手术开始后静脉持续泵入雷米芬太尼0.05~2μg·kg-1·min-1行控制性降压。记录AHH前(T1)、AHH结束即刻(T2)、AHH后60min(T3)、AHH后120min(T4)的动脉凝血指标及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E组病人失血量、输血量及输血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T2~T4时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T1时均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点的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2~T4时Hct较T1时均降低(P<0·05),T3和T4时的Hct下降幅度E组大于C组(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AHH复合雷米芬太尼降压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不影响凝血功能。
- 周毛吴强梁建军苗丽萍杨勇志曹铭辉
- 关键词: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脊柱侧弯矫形术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大肝癌切除术患者失血耐受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大肝癌切除术患者失血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大肝癌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硬膜外麻醉后全麻诱导前,A组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液15mL/kg,B组输注等量乳酸林格氏液。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输液量;于稀释前、稀释后即刻、术毕及术后1d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和血乳酸(Lac)。结果:两组出血量、输液量及各时段Lac无统计学差异,A组输血量明显低于B组;A组MAP较B组平稳;两组CVP稀释后均明显升高;A组Hct和Hb术毕术后1d明显低于基础值及C组。结论:大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前行AHH,能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 苗利萍杨勇志梁建军吴强曹铭辉
- 关键词:血液稀释羟乙基淀粉肝肿瘤
- 手术病人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双频谱指数与异丙酚血药浓度、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的关系被引量:6
- 2005年
- 诱发电位中的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已用于麻醉深度的监测,但对听觉传导通路受损的病人不适用.有研究认为体感诱发电位(SSEP)与麻醉深度有关,而SSEP与全麻药血药浓度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杨涛彭书崚曹铭辉钟亮李珏夏淑轩吴强
- 关键词:手术病人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双频谱指数异丙酚血药浓度异氟醚呼气末浓度
- 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血回收血内活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回收血内血小板及白细胞活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Ⅲ级,年龄35~60岁,接受脊柱手术的病人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所有病人均按标准程序进行术中自体血回收,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例。A组于手术开始前给予乌司他丁5000 U/kg,以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对回收血内及回输自体血前后体内血的血小板和白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自体回收血内含有一定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并且其活化程度显著高于体内血(P<0.05),使用乌司他丁后自体回收血内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活化程度明显降低(P<0.05),自体血回输后患者体内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活化程度显著增高且以B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血液回收过程中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激活,减轻活化血小板和白细胞回输后对机体的不良作用。
- 纪风涛梁建军曹铭辉苗利萍吴强王志李珏
- 关键词:术中自体血液回收乌司他丁活化血小板CD11B
- 复方甘草酸苷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中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中肝功能的影响。方法:55例肝癌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手术切皮前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1ml/kg),B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第1、3、6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B组术后第1、3d各项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P<0.05);术后第6d2组患者肝功指标下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用于肝癌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中有护肝效应。
- 杨勇志曹铭辉吴强苗利萍周毛
-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肝硬化肝癌肝功能
- 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FESS手术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鼻内镜(FESS)手术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FESS手术病人60例,年龄23~57岁,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和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组(B组),每组30例。检测术中不同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即刻和离开术后恢复室(PACU)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以及离开PACU时间;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记录术中知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开始后各时点Cor、NE、E、ACTH浓度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A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同时点B组(P<0.05);MAP和HR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拔管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B组在拔管后即刻及离开PACU时OAAS评分高于A组(P<0.05);B组离开PACU时间早于A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人术后随访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FESS手术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病人苏醒质量明显改善。
- 纪风涛曹铭辉王志梁建军苗利萍吴强李珏
-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应激反应鼻内窥镜手术
- 腹主动脉转流对阻断所致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主动脉转流对阻断所致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方法选择24只健康小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阻断组和70%转流组。阻断组在腹腔上动脉开口以上1cm处阻断腹主动脉;70%转流组在阻断腹主动脉的同时行主动脉转流;对照组除不阻断腹主动脉外,其余操作同阻断组。术中监测动脉压、动脉血气、肝肾功能、尿量。术后观察小猪生存和截瘫情况,术后1个月观察截瘫恢复状况及肝肾功能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阻断组小猪术后1只死亡,全部出现截瘫,且不能恢复;阻断解除后,机体出现严重酸中毒;阻断腹主动脉1h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但能恢复。转流组小猪无死亡、无截瘫;阻断解除后,机体无酸中毒;肝肾功能也不会出现损害。病理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时各组小猪的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转流组小猪腰段脊髓病理切片未见异常改变;阻断组小猪在受损平面以下脊髓灰质前角呈液化坏死灶改变,神经元消失。结论70%的转流量能很好地保护阻断所致的脊髓损害,且能达到个体化的目的。
- 叶西就蔡肖衡毛小燕梁建军吴强纪风涛曹铭辉苗利萍
- 关键词:脊髓保护
-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选择及处理。方法选择20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A组,n=10)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n=10)。术中监测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血糖、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PETCO2、PaCO2及血糖均升高。B组患者术中循环系统较A组稳定,B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A组。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肝切除术,麻醉方式以选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为宜,术中应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及血糖的监测,并注意预防及处理各种并发症。
- 吴强梁建军叶西就曹铭辉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腹腔镜肝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