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成明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催化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氧
  • 2篇ZR
  • 2篇
  • 2篇M
  • 1篇氧催化剂
  • 1篇氧化物
  • 1篇相互作用
  • 1篇晶态
  • 1篇芳香醇
  • 1篇非晶
  • 1篇非晶态
  • 1篇复合氧化物
  • 1篇苯甲醇
  • 1篇苯甲醛
  • 1篇
  • 1篇
  • 1篇
  • 1篇I-O

机构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吴成明
  • 4篇汤清虎
  • 3篇赵培正
  • 2篇裴晓燕
  • 2篇刘婷婷
  • 1篇黄晓娜
  • 1篇王京
  • 1篇杨艳辉

传媒

  • 1篇Chines...
  • 1篇石油化工
  • 1篇河南省化学会...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n-Zr-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的活性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Mn)∶n(Zr)的Mn-Zr-O催化剂,并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当n(Mn)∶n(Zr)=3∶1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100℃下反应1 h,苯甲醇的转化率达88.3%,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单位质量催化剂上单位时间内的苯甲醇转化量)为17.7 mmol/(g.h)。XRD、N2物理吸附、XANES及H2-TPR表征结果显示,以+3和+4价共存的非晶态Mn氧化物是活化分子氧氧化苯甲醇的高活性物种,添加Zr能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Mn氧化物的还原,从而显著提高催化剂在苯甲醇氧化反应中的活性。
汤清虎刘婷婷吴成明裴晓燕赵培正
关键词:苯甲醇分子氧苯甲醛
非晶态Mn-Ce-O催化芳香醇选择氧化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n/Ce摩尔比的Mn-Ce-O催化剂,并以分子氧为氧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芳香醇选择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当n(Mn)/n(Ce)=10时,Mn-Ce-O的催化活性最高,100oC下反应1h时苯甲醇转化率为96.6%,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可达19.3mmol/(g·h).该催化剂可循环使用6次以上而其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X射线吸收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Mn-Ce-O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Mn3+和Mn4+共存的非晶态MnOx是活化分子氧及氧化芳香醇的主要活性组分,高分散在非晶态MnOx表面的CeOx对催化剂性能有重要影响,添加少量的Ce能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MnOx的还原,提高其表面氧中心的恢复能力,从而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和循环使用性能.
汤清虎吴成明黄晓娜杨艳辉
关键词:复合氧化物芳香醇分子氧
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备Mn-Zr-O及其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性能
从环境友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学过程的角度考虑,开发使用固体催化剂和仅以氧气为氧化剂的绿色选择氧化醇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世界各国的许多研究组[1-3]相继报道了利用负载或限域的单、双金属或纳米Ru、Pd、Au等为...
汤清虎刘婷婷吴成明王京裴晓燕赵培正
文献传递
锰与镍相互作用对Mn-Ni-O催化氧化醇性能的影响
开发温和条件下的使用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的醇选择氧化多相体系是催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近年来,文献大量报道了利用负载或限域的单金属或纳米Ru、Pd或Au为催化剂的醇选择[2,3]
汤清虎吴成明乔冉赵培正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