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海燕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治疗奶牛
  • 3篇奶牛
  • 2篇乳房炎
  • 2篇安全性评价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变化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炎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效益
  • 1篇退耕
  • 1篇退耕还林
  • 1篇退耕还林(草...
  • 1篇退耕还林工程
  • 1篇牛乳
  • 1篇牛乳房炎

机构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4篇吴海燕
  • 2篇王纯洁
  • 2篇敖日格乐
  • 1篇战永波
  • 1篇包金荣

传媒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治疗奶牛乳腺炎蒙药复方提取物抗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对两种蒙药复方进行乙醇回流提取,然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层浸膏、乙酸乙酯层浸膏、正丁醇层浸膏和水母液浸膏,并分别对各种提取物进行奶牛乳腺炎两种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和体内抗菌作用,用牛津杯法测定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在体外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又以两种致病菌的混合菌感染小鼠,灌服蒙药复方提取物以测定其体内抗菌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蒙药复方的体外抑菌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层浸膏和正丁醇层浸膏内,抑菌环直径均大于16.88 mm,最大达到21.61 mm;对两种致病菌的MIC和MBC最低可达到0.031 5 g/mL和0.062 5 g/mL;两种蒙药复方提取物的体内抗菌成分重要集中在石油醚层浸膏和水母液浸膏内,对小鼠死亡保护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可达87.5%。
包金荣王纯洁战永波敖日格乐吴海燕
关键词:蒙药
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的安全性评价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比较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传统蒙药复方和正交蒙药复方是根据传统蒙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筛选出来的两种具有抗菌及提高机体抗炎免疫等调理作用复方。为了初步探索蒙药复方的安全性及分析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对蒙药复方进行了长期毒...
吴海燕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安全性评价致病菌耐药性
文献传递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分析——以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为例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生态系统工程,但工程的实施又会对退耕区的经济及退耕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风蚀沙化区,是生态最为脆弱和最贫的地区之一。本文对内...
吴海燕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植被变化生态效益
文献传递
两种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对治疗奶牛乳房炎传统蒙药复方和正交蒙药复方的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采用健康昆明系小鼠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试验及皮肤致敏试验。结果显示,蒙药复方的安全剂量可以高达120000 mg/kg体重;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刺激平均分值小于0.5。表明这两种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无刺激性,致敏率为0,属于基本无毒。
吴海燕王纯洁敖日格乐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毒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