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卫东

作品数:22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6篇胰岛
  • 5篇代谢
  • 5篇代谢综合
  • 5篇代谢综合征
  • 5篇自身免疫
  • 5篇综合征
  • 5篇免疫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亚临床
  • 4篇亚临床动脉粥...
  • 4篇胰岛素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一级亲属
  • 3篇胰岛素抵抗

机构

  • 18篇中南大学湘雅...
  • 6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22篇周卫东
  • 19篇周智广
  • 8篇黄干
  • 6篇唐炜立
  • 6篇林健
  • 6篇刘玉华
  • 5篇冯琼
  • 5篇宁洁
  • 4篇杨亚玲
  • 4篇刘志文
  • 4篇金萍
  • 4篇车志宏
  • 3篇李霞
  • 3篇杨琳
  • 3篇秦玉菊
  • 3篇黄金
  • 2篇彭健
  • 2篇陈小燕
  • 2篇向斌
  • 2篇向宇飞

传媒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第三届湘雅国...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的临床特征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筛查
本文旨在了解T2DM一级亲属糖代谢异常情况和临床特征,了解T2DM一级亲属GADA检出率,通过对T2DM患者一级亲属307例和正常对照组188例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作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周卫东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放射配体法空腹血糖受损
文献传递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免疫学特征探讨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及其病因学意义。方法筛选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20例及其年龄、性别匹配的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40例。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GAD反应性T细胞;直接测序法检测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IJA)DQ基因型。结果本组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8/20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其中7例GADA阳性,4例ZnT8A阳性,3例为GADA与ZnT8均阳性。3例起病初期GADA阳性者,于2年及3年后复查抗体转阴各1例,另1例3年后复查抗体滴度增高(0.34~1.46)。在6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中3例有GAD反应性T细胞。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HLA—DQA1*0102-DQB1*0601和DQA1*03-DQB1*0401单体型频率较经典1型患者增高(P=0.005,P=0.035)。结论部分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及HLA-DQ易感基因型,提示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郑超林健黄干杨琳张贻宇周卫东周海峰杨亚玲车志宏周智广
关键词:糖尿病自身抗体免疫细胞
新诊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多因素干预条件下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156例年龄35~70岁、病程在1年以内、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采取以抗血小板为基础的强化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综合达标干预措施的2年中各代谢指标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动态变化,比较强化干预2年后发生与未发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间代谢控制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经2年的综合强化干预,颈总动脉和股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1年时的对应值(P<0.01);干预2年时,45例(28.8%)患者检出有血管内中膜厚度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于干预1年时的18例(11.5%,P<0.01);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干预1年时的对应值比较有升高趋势(P<0.01);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亦显著低于干预1年时(P<0.01)。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率低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可使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减少83%,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使相对危险度减少59%,但随访2年时,年龄每增加10岁使相对危险度增加82%。结论多因素强化干预并不能完全阻止新诊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呈进展趋势,血糖、血脂亦呈上升趋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以及年龄是影响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刘志文周智广唐炜立周启昌刘玉华周卫东宁洁陈小燕谭宜王志远彭健
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干预性研究血管内膜动脉硬化
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比较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5例M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接受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或二药合用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糖代谢、脂代谢、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的变化。结果①三组治疗后体质指数(BM I)下降(P<0.05);②治疗后三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③格列美脲组治疗后甘油三脂(TG)下降(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P<0.05);④治疗后三组的FINS水平均降低,但格列美脲组下降更显著(P<0.05);⑤三组治疗后HOMA-IR均降低,IAI均升高,格列美脲组IAI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降低高胰岛素血症方面优于二甲双胍。
宁洁唐炜立周智广冯琼刘玉华周卫东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二甲双胍
GAD65抗原表位反应性与1型糖尿病和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金萍黄干林健罗说明周卫东向宇飞周智广
联合测量腰围和血压对代谢综合征的初步预测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腰围(WC)和血压(BP)对代谢综合征(MS)的预测作用。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对4 134名长沙市某单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检测身高、体重、WC、BP、FPG、血脂等。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WC和BP对诊断MS贡献的大小。结果 (1)MS的粗患病率为24.4%(男25.8%,女20.6%),按人口普查结果标准化后患病率为17.3%(男19.2%,女15.8%)。(2)用WC、BMI、SBP、DBP预测该人群MS的一致性为90.2%;若去掉BMI,预测一致性为89.3%。在其他因素不变时,WC每增加5cm、SBP每增加10mmHg、DBP每增加5mmHg,可分别增加MS的患病风险10.84倍、1.20倍及1.27倍。结论联合测量WC和BP对MS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可作为一项快速诊断和评估MS的简易指标。
秦玉菊黄金周卫东周智广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腰围血压
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
2011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用超声检测血管内径的变化。结果 T2DM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S)与不伴SAS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sCRP水平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成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hsCRP水平与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显著负相关。
宁洁唐炜立周智广冯琼刘玉华周卫东刘志文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1型糖尿病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与遗传学特征被引量:6
2009年
1型糖尿病(1型DM)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疾病。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是一组以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为共同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包括桥本病和Graves病。AITD是1型DM最常合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有关1型DM合并AITD的临床及免疫遗传学特征国内少见报道。
金萍林健向斌黄干周卫东周智广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型糖尿病GRAVES病自身抗体产生淋巴细胞浸润
CTLA-4+49A/G和CT60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49A/G和CT60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T1DM)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方法对332例T1DM,476名健康对照进行CTLA-4基因多态性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CTLA-4+49A/G、CT60基因型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结果(1)T1DM患者中CTLA-4+49A/G基因型GG频率高于健康对照(47.3%比35.1%,OR=1.66,P〈0.01),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的T1DM基因型GG频率更高(56.8%,OR=2.43,P〈0.01)。(2)T1DM中CTLA-4CT60基因型GG频率高于健康对照(67.8%比56.7%,OR=1.60,P=0.02),而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T1DM患者基因型GG频率更高(77,8%,OR=2.67,P〈0.01)。(3)与甲状腺抗体阴性的T1DM相比,甲状腺抗体阳性的T1DM CTLA-4CT60基因型GG频率更高(77.8%比62.3%,P〈0.05),更易携带谷氨酸脱羧酶抗体(77.8%比57.4%,P〈0.05)。结论CTLA-4+49A/G和CT60基因多态性与T1DM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相关。
金萍向斌林健黄干周卫东郑超超晨周智广
关键词:糖尿病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CTLA-4基因多态性
GAD65抗原表位反应性对自身免疫糖尿病伴甲状腺自身免疫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甲状腺自身免疫的1型糖尿病(T1DM)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GAD65抗原表位反应性的差异。方法对112例T1DM、107例LADA患者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分析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对GAD67、GAD65氨基端(GAD65-N)、GAD65中段(GAD65 M)、GAD65羧基端(GAD65-C)抗原表位反应性,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 (1)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T1DM患者GADA对GAD65-M段、GAD65-C端抗原的识别率均高于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组(48.0% vs16.1%和82.0% vs58.1%,P均<0.05)。(2)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者相比,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LADA患者GADA与GAD65-M段、GAD65-C端结合率较高(51.6% vs 23.7%和70.9% vs 38.2%,P 均<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DA同时识别GAD65-M段及-C端抗原表位是T1DM及LADA患者发生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危险因素(OR=5.016和4.724,P 均<0.05)。结论 GADA同时识别GAD65-M段及-C端抗原表位的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GAD65抗原表位反应性检测有助于预测T1DM及LADA患者发生甲状腺自身免疫的风险。
金萍黄干罗说明周卫东向宇飞谭愈昱周智广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抗原表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