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红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带预置缝线凹槽的斜视手术钩
-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带预置缝线凹槽的斜视手术钩,包括手柄,及斜视钩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视钩头部包括斜视钩主体,斜视钩主体为长条形结构,其前端底部设凸起,形成钩状结构,所述斜视钩主体侧面设凹槽,所述凹槽横...
- 杨晨皓 杨卫明周晓红
- 文献传递
- 应用闪光视网膜电图评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退行者视网膜功能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应用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评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自然退行者在终止检查时点的视网膜功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ROP自然退行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ROP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病例组以筛查间隔期分3个亚组(A亚组:Ⅲ区1期病变3周检查1次;B亚组:Ⅱ区1期、Ⅲ区2期病变2周检查1次;C亚组:Ⅰ区无ROP、Ⅰ区1期或2期、Ⅰ区退行ROP和Ⅱ区2期或3期病变每周检查1次)。依据中国ROP筛查指南方案至终止检查时点,应用F-ERG对两组早产儿进行视网膜功能评估,比较两组指标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 3亚组间比较P<0.016 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符合本文病例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的早产儿分别为119例和160例。依据排除标准,病例组39例(78眼)、对照组37例(74眼)进入本文分析。病例组较对照组视杆反应b波、最大混合反应a波、最大混合反应b波、振荡电位峰值、视锥反应b波平均振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反应平均潜伏期均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亚组较A亚组各反应平均振幅和平均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亚组较A亚组视杆反应b波、振荡电位峰值和视锥反应b波平均振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潜伏期除最大混合反应a波和视锥反应a波外,余反应均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亚组较B亚组各反应平均振幅和平均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OP自然退行者在终止筛查时点,其视网膜功能发育落后于相同矫正胎龄的未发生ROP的早产儿,ROP病变程度越重、越靠近后级部,对视网膜功能影响越明显。
- 杨晨皓蔡晓静沈李周晓红陈超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闪光视网膜电图视网膜功能
- 早期Coats病的临床治疗观察
- 目的评价一组单纯冷凝或联合间接眼底镜激光治疗早期Coat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6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共治疗12例(12只眼)临床相对早期的Coats病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1.5~25岁。8只眼仅见视网膜...
- 赵培泉周晓红
- 文献传递
- 角膜塑形镜试戴患者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试戴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屈光参数,以期提高试戴成功率,并分析试戴失败原因。方法回顾分析45例(89只眼)进行角膜塑形镜试戴近视眼患者的资料。结果 45例患者中,41例(91.1%)试戴成功,其中37例(82.2%)定制了镜片;4例(8.9%)试戴失败。通过对达到良好适配时的K值与平坦K值比较,得出角膜越平坦,两者的差值越小;而角膜越陡峭,两者的差值越大。4例试戴失败病例中,3例E值较试戴成功者E值明显偏低(P<0.01),1例存在逆规散光。结论严格掌握好角膜塑形镜试戴者入选标准、规范验配流程,才能提高角膜塑形镜试戴成功率。对于E值偏低及存在逆规散光的患者试戴须谨慎。
- 杨晨皓卢淑杰高路沈李周晓红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近视角膜曲率
- 新生儿泪囊炎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泪囊炎的病原学检测,了解其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新生儿泪囊炎的患者。采取泪囊区挤压获取脓性分泌物,共送检标本220份,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泪囊炎致病菌检出率为91.4%(201例)。G-菌93株(44.7%),检出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0%)、肺炎克雷伯菌(10.1%)和流感嗜血杆菌(9.6%)。G+菌110株(52.9%),检出占前三位的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12.5%)、草绿色链球菌(11.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1%)。真菌5株(2.4%)。G-菌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最为敏感,敏感率分别是93.5%和90.3%;G+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最为敏感,敏感率分别是91.8%和90.0%。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均最低。【结论】新生儿泪囊炎患者致病菌中,G+菌检出率略高于G-菌,两者均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最为敏感。
- 杨晨皓高路周晓红卢淑杰
- 关键词:新生儿泪囊炎致病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