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娜 作品数:7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原发性输卵管癌诊断方法 被引量:8 2014年 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是恶性程度很高的妇科肿瘤,具有症状隐匿、发病率低、诊断符合率低等特点。文章总结了当前应用于PFTC术前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及分子标记物等方法,并探讨了影像学检查及分子标记物等在PFT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力求为提高PFTC术前诊断符合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提供更好的检查方案。 周莉娜 汪希鹏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 影像学检查 癌抗原125 N-三甲基壳聚糖包裹喜树碱治疗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2014年 目的:采用N-三甲基壳聚糖包裹喜树碱(CPT-TMC)以增加其水溶性,并检测其抑制卵巢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效应。方法:体外实验,PI染色检测CPT-TMC促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体内实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5只/组):NS组、TMC组、CPT组及CPT-TMC组,通过尾静脉给药,每周2次,持续3周,Evan's Blue Dye染色,显影腹腔肿大转移的淋巴结。结果:PI染色提示CPT-TMC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P<0.05);Evan's Blue Dye显影显示CPT-TMC显著抑制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CPT-TMC具有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效应,它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卵巢癌治疗药物。 周莉娜 向江东关键词:N-三甲基壳聚糖 喜树碱 卵巢癌 淋巴结转移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卵巢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从足月剖腹产分娩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探讨其在体外促进SKOV3卵巢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的作用。方法:新鲜人脐带洗净后剥离动静脉及脐带外膜,得到脐带Wharton's胶。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纯化得到UC-MSCs细胞,光镜下观察UC-MSCs细胞的形态及贴壁生长情况。收集UC-MSCs细胞培养上清,加入SKOV3细胞共培养后,观察不同作用时间(12 h,24 h,36 h,48 h,60 h,72 h)其体外促进SKOV3卵巢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的作用。结果:光镜下UC-MSCs细胞成长梭状,单核,并成放射或漩涡状排列。PI染色提示,随着UC-MSCs细胞培养上清对SKOV3卵巢癌细胞作用时间的增加,其发生凋亡的细胞数量增多,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提示SKOV3细胞增殖活力随UC-MSCs细胞培养上清作用时间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共培养24 h,48 h,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17.08%,35.36%,46.83%。结论:UC-MSCs在体外具有明显促进SKOV3卵巢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的作用。 向江东 周莉娜 李林霞 席晓薇 陈威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癌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双胎之一消失综合征中幸存胎儿的不良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双胎妊娠时,其中一胎自然消失,一胎存活的现象,在20多年前就被记录,并且一直以来是众多文献中描述的研究者们感兴趣的话题.然而,关于存活胎儿的妊娠结局鲜有报道,且该现象的病因至今仍然不确定.仅有少量研究讨论了体外受精... 吴煜 周莉娜关键词:IVF/ICSI 单胎妊娠 PEDF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1年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是一种内源性的非抑制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具有营养神经、神经保护、抗血管生成、抗血管渗漏和促进凋亡等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PEDF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肿瘤,从而有望成为潜在的抗肿瘤策略。现就其分子结构,生理功能,抗新生血管及抗肿瘤等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向江东 周莉娜 席晓薇关键词:肿瘤抑制 血管生成抑制 热休克蛋白27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11年 热休克蛋白27(HSP27)作为热应激蛋白表达于各种生理或是环境损伤之后,保护细胞生存,其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分子伴侣,抗凋亡,参与细胞运动等。近年来发现HSP27在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分化,耐药以及转移等方面,因而抑制HSP27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周莉娜 向江东关键词:HSP27 肿瘤 耐药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UL4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UL4AmRN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64例,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CUL4A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CUL4A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P<0.05),CUL4A蛋白表达评分亦高于癌旁组(P<0.01);卵巢上皮癌组织CUL4A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P<0.05);CUL4A蛋白表达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病理学分级、复发、浸润深度、CA125水平、有无腹水、是否转移明显相关,且TNM分期越高、病理学分期越高、有复发、浸润深度越深、CA125水平越高、有腹水、有转移,CUL4A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CUL4A阴性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UL4A阳性组(P<0.05)。结论卵巢上皮癌中CUL4A表达升高,其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CUL4A低表达的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较好。 王丽 杨烨 周莉娜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