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雪桂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地质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多金属
  • 2篇同位素
  • 2篇铜多金属
  • 2篇钼矿
  • 2篇辉钼矿
  • 2篇辉钼矿RE-...
  • 2篇RE-OS同...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多金属成矿
  • 1篇多金属成矿带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水患
  • 1篇特征及成因分...
  • 1篇铜多金属成矿...
  • 1篇铜多金属矿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江西省地质调...

作者

  • 5篇周雪桂
  • 2篇魏俊浩
  • 2篇马振东
  • 2篇屈文俊
  • 2篇吴俊华
  • 1篇龚敏
  • 1篇谢振东

传媒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剥蚀程度判别在地球化学定量预测中的应用--以长江中下游铜多金属成矿带为例
通过结合近两年在地球化学定量预测项目中的实践,初步论述了剥蚀程度判别及其应用。结果表明剥蚀程度系数是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矿带内典型矿床的岩石原生晕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应用于剥蚀程度判别的特征元素组合,九瑞...
周雪桂龚敏龚鹏熊燃赵波金希曾键年马振东
关键词:剥蚀程度地球化学
赣南葛廷坑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11年
赣南葛廷坑钼矿为产在花岗斑岩与围岩内外接触带的中型斑岩型钼矿床。通过对矿区含矿石英脉中7个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及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59.4±1.6)和(158.8±1.3)Ma。等时线初始187Os为(0.001±0.055)ng/g,MSWD=1.7。葛廷坑钼矿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晚期,其成矿年龄对应于华南中晚侏罗世第二成矿阶段(170~150 Ma),与区域内160 Ma左右的钨锡矿成矿作用基本一致。区域上华南钼的成矿时间具有连续性,在165~90 Ma均有发生。
吴俊华赵赣屈文俊袁承先龚敏刘爽李牟周雪桂廖明和魏俊浩马振东
关键词:辉钼矿RE-OS同位素
赣南园岭寨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2
2011年
赣南园岭寨钼矿为产在花岗斑岩与寻乌岩组变质岩内外接触带的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对矿区含矿石英脉中5个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及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61.1±3.9)Ma和(162±1)Ma。等时线初始187Os值为(0±2)ng/g,MSWD=0.50。园岭寨钼矿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晚期,其成矿年龄对应于华南中晚侏罗世第二成矿阶段(170~150 Ma),与区域内160 Ma左右的钨锡矿成矿作用时间基本一致。区域上,华南钼矿的成矿时间具有连续性,在165~130 Ma均有发生。
周雪桂吴俊华屈文俊龚敏袁承先廖明和赵赣李牟魏俊浩马振东
关键词:地球化学辉钼矿RE-OS同位素
北武夷下汪家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下汪家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期后热液,断裂和岩浆岩是两大重要的成矿条件。控矿构造为北北东向断裂。成矿流体和主要矿质均源于地球深部,以上地幔或壳幔混合带为主,与燕山晚期富碱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下汪家铜多金属矿床成因上的分析,对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周雪桂彭发芽吴俊华
关键词:地质特征铜多金属矿
长江江西江段及鄱阳湖地区水患危险性分区评价
2005年
 根据确定的水患危险性分区评价的原则和评价方法,对长江江西江段及鄱阳湖地区进行水患危险性分区评价研究,主要划分为高风险区、一般风险区两个大类,高风险区主要有九江市区高风险区、南昌市区高风险区及永安堤段高风险区;一般风险区有赣、抚尾闾风险区、信江尾闾风险区、饶河尾闾风险区及修河尾闾风险区、滨江县级城市风险区等。
周雪桂彭发芽谢振东
关键词:水患长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