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霞
-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从经济视角反驳“中国威胁论”被引量:1
- 2006年
- 唐伟霞
- 关键词:经济视角中国经济
- 新世纪我国银行业发展趋向探析
- 2000年
- 本文在分析新世纪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 ,认为我国银行业在短期内存在发展机遇 ,从长远来看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 ,加快我国银行业的改革步伐 ,提高竞争力 ,以求在新世纪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大潮中有一席之地 ,为我国经济实现腾飞而服务。
- 唐伟霞
- 关键词:银行业不良债权
- 资本流动易变性及其经济效应分析被引量:7
- 2003年
- 资本易变性是描述资本流动的重要维度。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背景的文献综述后,尝试性地构建了资本易变性的测度指标———资本变异系数,并给出若干样本国家的测度值。通过对中国资本易变性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尽管中国尚未完全放开资本账户,资本易变性已经能够显著地影响GDP和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所以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资本易变性。
- 李泽广付飞唐伟霞
- 关键词:资本流动
- FDI中的假外资和外资避税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由于FDI不同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不同,通过对FDI进行结构分析,在考虑收益再投资、假外资和外资避税问题以后发现真实外资流入量与收益率密切相关:真实外资收益率每增加1个单位,真外资流入量的对数就会增加0.85个单位。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出现,FDI中的收益再投资和假外资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外资流入的严格管理,使外资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
- 唐伟霞
- 关键词:FDI假外资
-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国民福利分析
- 2008年
- 一、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
在一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国民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如何直接决定了国民福利水平的改善状况。初次收入分配的结果就是各部门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所占的比重。从2004年中国实物交易资金流量表来看,企业部门占22.8%,政府部门占17.8%,住户部门占57.7%,金融部门占1.7%。
- 唐伟霞
- 关键词:福利分析收入分配经济快速增长劳动者报酬资金流量表福利水平
- 企业金融化与贷款可获得性——基于银行信贷决策的视角被引量:7
- 2021年
- 本文从债权人视角研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新增贷款越少,其支付的贷款利率越高,说明企业金融化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财务风险和信息更不透明两条途径发挥作用,并且在盈利较差、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和国有企业中,金融化带来的负面融资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和评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效率,对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张琳廉永辉唐伟霞
- 关键词:银行贷款财务风险
- 从个人信用看存款实名制
- 2000年
- 本文指出存款实名制与发展个人信用的辩证关系,并提出相关措施保证存款实名制的平稳推行,促进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 唐伟霞
- 关键词:存款实名制个人信用消费信贷储蓄
- 中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探究
- 2013年
-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以长期结构性因素和外部压力为主;接着分析引发通货膨胀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长远影响,以及外部依赖型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然后分析通货膨胀的财富转移效果—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的财富转移,中国向美国的财富转移;最后针对所分析问题,提出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建议。
- 唐伟霞
- 关键词:通货膨胀最低工资标准财富转移
-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本质探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文章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本质特点,揭示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外商投资(FDI)的推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并不必然带来国民福利整体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 唐伟霞
- 关键词:GDP增长资本
- 外部冲击与中国上市公司韧性——来自“中国制造2025”企业的事件研究证据被引量:5
- 2020年
- "中国制造2025"系列企业是2017—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之一。基于28个标志性冲突事件和资本市场公开数据,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中典型事件对于"中国制造2025"系列上市企业股票收益率的冲击。研究发现:第一,并非所有典型事件均对"中国制造2025"企业股票价格造成显著影响,早期贸易摩擦对股票价格影响更加显著;第二,在控制了行业特征后,2018年4—11月期间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2025"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短期负面冲击,但长期来看影响不大;第三,高市净率企业和国企在长期来看影响不显著;第四,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一事件当天并未造成显著影响,协议达成后"中国制造2025"企业股票呈现持续上升。
- 沙叶舟唐伟霞李实
- 关键词:高端制造业中美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