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旭东

作品数:23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8篇关节
  • 5篇置换术
  • 5篇关节置换
  • 4篇胫骨
  • 4篇微创
  • 4篇疗效
  • 4篇临床疗效
  • 3篇全髋
  • 3篇胫骨平台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置换
  • 3篇髋关节置换术
  • 3篇髋臼
  • 3篇膝关节
  • 2篇性关节炎
  • 2篇入路
  • 2篇手术
  • 2篇平台骨折
  • 2篇切口

机构

  • 22篇内江市第一人...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作者

  • 22篇唐旭东
  • 7篇黄凯
  • 6篇唐春晖
  • 4篇陈安富
  • 3篇蔡炜
  • 3篇赖铁鹰
  • 3篇罗伟
  • 2篇陈捷
  • 2篇周永强
  • 1篇汪卫
  • 1篇严璐
  • 1篇涂宏亮
  • 1篇王贵胜
  • 1篇雷蕾
  • 1篇龚俊
  • 1篇蔡伟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2篇四川中医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罕少疾病...
  • 2篇四川省医学会...
  • 2篇第二届海峡两...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1
  • 2篇199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临床进一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双钢板治疗的4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分析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双钢板治疗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48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的有21例,占4.34%。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为主,共培养出19株,占67.8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共培养出10株。革兰氏阴性菌共培养出7株,占25.00%,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共培养出3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有糖尿病病史、骨折类型、骨折复杂程度、手术时间、是否有遗留死腔、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是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双钢板治疗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开放性骨折、骨折复杂程度、遗留死腔、侵入性操作是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双钢板治疗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开放性骨折、骨折复杂程度、遗留死腔、侵入性操作是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双钢板治疗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手术时应认真清洁创口、保护软组织、减少手术的损伤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唐旭东周永强黄凯
关键词:双钢板胫骨平台复杂骨折
两种术式治疗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观察人工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9月-2011年9月,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全髋置换术组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每组41例,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髋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半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半髋组(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半髋组(P<0.05),疼痛发生率明显少于半髋组(P<0.05),而两组出血量、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半髋置换术,可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
唐旭东黄凯
关键词:全髋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
前外侧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常规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比较前外侧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常规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之间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2月我科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9例患者,其中18例为前外侧微创入路(微创组),21例为后外侧常规入路(常规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术后3天、6个月、1年Harris评分)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3天Harris评分高于后外侧常规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临床指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外侧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优于后外侧常规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但长期随访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唐旭东陈安富黄凯蔡伟
关键词:微创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
目的:探讨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07年起收治的15例经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受累椎体统计,15例共20椎:T43椎,T65椎,...
唐春晖唐旭东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胸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LIM矿化蛋白-1与LIM矿化蛋白-3共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表达
2011年
目的探讨LIM矿化蛋白(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LMP)-1和LMP-3双基因共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人工设计合成人LMP-1和LMP-3基因片段,分别与质粒pEGFP-N2连接,经酶切、测序鉴定后。分离培养新西兰兔BMSC,用脂质体包裹转染BMSC,按转染情况分为5组:未转染组(A组)、转染空载体组(B组)、转染LMP-1基因组(C组)、转染LMP-3基因组(D组)、LMP-1与LMP-3双基因共转染组(E组)。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MP-1和LMP-3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表明真核表达质粒pEGFP-N2-LMP-1和pEGFP-N2-LMP-3构建成功。E组可同时较高水平表达LMP-1和LMP-3分子。对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行灰度值测量并行统计学分析显示:LMP-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P-3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组与D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基因共转染的BMSC能在体外同时表达LMP-1与LMP-3,为基因修复骨缺损带来新思路。
唐春晖唐旭东赖铁鹰
关键词:LIM矿化蛋白-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1 d引流量。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IL-6水平。术前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均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1 d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TNF-α、IL-1、IL-6水平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逐渐升高(P<0.05),且与同时期的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降低手术早期的炎性反应,同时能明显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敬文波蔡炜胡波陈捷唐旭东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
前外侧切口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
目的:观察前外侧切口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6月至2013年06月我科采用前外侧切口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12例,其中胫骨外侧柱合...
唐旭东陈安富黄凯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
枕颈融合联合扩大成形减压治疗枕颈区畸形
2019年
目的探讨枕颈融合联合扩大成形减压术在治疗枕颈区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枕颈区畸形患者行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脊髓减压、枕颈融合、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术。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8个月。15例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3例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无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加重、脊髓空洞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JOA评分为13~18(15. 42±0. 52)分,较术前8~12(11. 52±0. 79)分明显改善(P <0. 05),改善率为71%。结论枕颈融合联合椎管扩大成形术能有效解除枕颈段脊髓压迫、稳定上颈椎,是脊髓减压、重建上颈椎稳定性有效、可靠的方法。
黄凯唐旭东周永强陈安富
关键词:枕颈融合椎管扩大成形
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6月~2010年6月,本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30.5岁;交通事故伤32例,高处跌落伤3例,重物砸伤5例,常规摄患髋正位、...
唐旭东唐春晖
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干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6
2019年
目的比较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干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采用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9例成人胫骨干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26例,女23例;年龄19~71岁,平均42.3岁。骨折根据AO/ASIF分型:43A1型34例,43A2型15例。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42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成2组:髓内钉组23例,钢板组2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踝关节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感染发生率、骨折畸形愈合率等。结果髓内钉组和钢板组成人胫骨干远端骨折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髓内钉组术中失血量(160.3±15.2)mL明显多于钢板组(110.5±13.4)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AOFAS踝-后足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和钢板组骨折畸形愈合率、感染发生率、内固定失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术后有5例发生膝关节前方疼痛不适,而钢板组术后有7例局部钢板凸出感觉不适。结论对于成人胫骨干远端骨折,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都是有效的固定方式。但是为了尽量降低感染风险,术中动作应尽量轻柔,避免暴力反复牵拉,注意保护软组织等。
陈安富唐旭东黄凯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钉骨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