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秋
-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基层药剂人员对患者服药方法指导的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基层药剂人员对患者服药方法的指导,为以后的临床药剂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到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2例患者为观察组,主要对患者的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另外的42例作为对照组,主要嘱其按照药品的说明书进行服药。结果:通过两组的观察,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服药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并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情况。结论:基层的药剂人员对患者服药的方法进行详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从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在临床中具有积极意义。
- 姜雪秋
- 关键词:用药指导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血液学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血液学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 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7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组和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组和单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05%和52.63%,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液学不良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红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相比,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可提高对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但其导致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临床应权衡利弊后应用。
- 陈芳姜雪秋许一清冯国安邢丰
- 关键词: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晚期恶性肿瘤
- 芬太尼与吗啡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并且伴有中、重度慢性持续性疼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吗啡缓释片治疗,15天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镇痛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患者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的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其疗效与吗啡缓释片相当,且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姜雪秋陈芳袁梅奚素梅孙柯倩
-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缓释片癌痛
- 加强医院药房管理至关重要被引量:9
- 2009年
- 医院药房作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参与医院经济活动,药房管理得当与否,关系到患者临床用药是否安全、有效,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声誉,与医院的发展紧密相关;另外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监督、指导医生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的责任,是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医院药房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姜雪秋
- 关键词:药房管理
- 从处方分析谈合理用药
- 目的:通过审核处方,发现问题,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方法:每月随机抽取门急诊处方,根据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审核处方26651张,不合理处方1066张,发现不合理问题1199处,...
- 姜雪秋
- 关键词:处方审核合理用药给药方案用药途径
- 皮肤鳞癌组织中E-Cadherin,p14ARF,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皮肤鳞癌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E—cadherin,p14ARF,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发生情况,探讨E-cadherin,p14ARF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皮肤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酚-氯仿法提取30例皮肤鳞癌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的基因组DNA,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对所提DNA进行E-cadherin,p14ARF和P16INK4a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癌组织中E-cadherin,p14ARF和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36.7%(11/30),60.0%(18/30)和53.3%(16/30),而正常皮肤组织中相应的3个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10.0%(3/30),6.7%(2/30)和6.7%(2/30),均显著低于癌组织。结论皮肤鳞癌中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正常皮肤组织有明显差异,且在低分化癌中更多见;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正常皮肤比较有显著差异,并且有淋巴结转移多见的显著特征,皮肤鳞癌中p14ARF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且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系,同时p14ARF,E-Cad-herin,p16INK4a三种基因甲基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这3个基因的甲基化位点与皮肤鳞癌密切相关。
- 刘连庚姜雪秋张金蓉王源吴健
-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E-CADHERINP14ARFP16INK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