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国建

作品数:3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心脏
  • 14篇心脏再同步
  • 14篇再同步
  • 11篇心脏再同步治...
  • 11篇再同步治疗
  • 8篇电图
  • 8篇心电
  • 8篇心电图
  • 8篇心律
  • 7篇植入
  • 6篇心力衰竭
  • 6篇心律转复
  • 6篇心律转复除颤...
  • 6篇衰竭
  • 6篇起搏
  • 6篇转复
  • 5篇型心
  • 5篇植入型
  • 5篇植入型心律转...
  • 5篇术后

机构

  • 35篇浙江医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35篇孙国建
  • 33篇沈法荣
  • 30篇何浪
  • 27篇陈建明
  • 19篇王志军
  • 18篇金红峰
  • 14篇钟诚
  • 11篇刘元伟
  • 6篇吴巧元
  • 4篇王丽娟
  • 4篇凌锋
  • 3篇汤益民
  • 3篇王亚利
  • 2篇陈旭娇
  • 2篇金红锋
  • 1篇郑良荣
  • 1篇陈明龙
  • 1篇曾文平
  • 1篇汤益明

传媒

  • 14篇中华心律失常...
  • 4篇浙江医学
  • 2篇心电学杂志
  • 2篇心电与循环
  • 2篇2011年浙...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第三届江浙沪...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STaVR>STV1对重度左主干病变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aVR和V1导联ST段相对抬高程度对左主干病变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设计左主干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9例患者的心电图,按左主干病变程度分为两组,严重病变(狭窄...
刘元伟钟诚孙国建王亚利何浪沈法荣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心电图
文献传递
双源CT精确判断的室间隔起搏患者心电图变化特征
目的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以及双源CT精确判定室间隔起搏部位,分析体表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 57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术中经DSA图像定位提示起搏导线植入右室间隔部,术后行双源CT确定导线精确位置,分析明确...
何浪沈法荣金红峰王志军钟诚孙国建陈建明刘元伟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室间隔起搏心电图
文献传递
植入心律转复除颤系统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植人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浙江医院植入ICD及CRT-D的所有患者分为3组:ICD一级预防组,ICD二级预防组及CRT—D组。分析在随访过程中所有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死亡原因设置为:心力衰竭死亡、其他心脏原因死亡、非心脏原因死亡、猝死及不知原因死亡。结果共有289例患者植入ICD或CRT—D,ICD一级预防51例,二级预防107例,CRT—D131例。平均随访(4.6±2.5)年,死亡54例,其中ICD一级预防有5例(9.8%)患者死亡,ICD二级预防20例(18.7%)患者死亡,CRT.D组29例(22.1%)患者死亡。10年累计所有原因病死率为18.7%。心力衰竭性死亡25例(46.3%),非心脏原因死亡19例(35.2%),有3例(5.6%)患者猝死。结论在植入ICD或CRT—D的所有患者中,心力衰竭死亡及非心脏原因死亡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猝死在死亡患者中的比例较低。
孙国建吴巧元何浪刘元伟沈法荣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病死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一级预防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医院因一级预防而植入ICD或CRT—D的所有患者。结果140例患者中,植入ICD的患者51例,CRT—D患者鼹,例,平均随访(26.8±12.6)个月。结果显示在ICD一级预防中启动ICD正确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3%,误治疗率为12.9%,其中误治疗中85.3%发生在单腔ICD一级预防中。ICD一级预防中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52.2%),非心脏原因死亡(39.1%)。ICD正确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宽QRS时限、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高B型脑钠肽(NT—proBNP)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在ICD或CRT—D一级预防患者中,宽QRS时限、低LVEF及高NT—proBNP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ICD误治疗主要发生在单腔ICD患者。
卢孔杰孙国建陈建明何浪袁高辉韦凡平程震锋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性猝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房颤动负荷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房颤动负荷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选择病态窭房结综合征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8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基本资料、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记录术后3个月起搏器记录的心房颤动负荷。根据患者心房颤动负荷分为高负荷组及低负荷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RDW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心房颤动高负荷组患者RDW(15.61±1.23)%,高血压比例71%,明显高于低负荷组的(13.50±1.03)%、46%(P<0.01或0.05)。高负荷组左心房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WBC、TG、TC均大于低负荷组(P<0.01或0.05)。心房颤动负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是心房颤动负荷高的预测因素(OR=10.32,P<0.01)。高TG、高血压、高胆固醇也是心房颤动高发的预测因素。结论心房颤动负荷除与年龄,高血压有关外,还与RDW明显相关。RDW可成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房颤动负荷的预测因素之一。
王丽娟刘元伟孙国建陈建明何浪钟诚王亚利凌锋沈法荣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除颤电极导线功能故障的原因及处理
2011年
目的 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化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除颤电极导线功能故障的发生率、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66例植入ICD或CRT-D的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统计除颤电极导线功能故障发生率,分析其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166例患者中出现除颤电极导线功能故障5例,发生率为3.01%.其中电极导线绝缘层破裂1例,ICD导线功能障碍1例,R波感知逐渐降低3例.其中2例予以更换除颤电极导线,2例予以植入普通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余1例随访中待择期处理.结论 植入ICD或CRT-D的患者,除颤电极导线功能障碍可引起ICD不适当放电,随访中若发现除颤电极导线功能障碍,应及时更换导线.
汤益民沈法荣孙国建陈建明何浪金红峰
关键词: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发生率
美托洛尔对缺血糖尿病大鼠心肌的电生理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缺氧的电生理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实验分为:糖尿病组、糖尿病+左交感神经切除组、糖尿病+美托洛尔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模型建立后行离体的心脏的电生理研究。分别测定心室舒张期兴奋阈(Diastolic effective threshold,DET),心室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ive period,ERP),心室颤动阈(Ventricular fibrillationthreshold,VFT),并测定各组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浓度。结果:美托洛尔可以提高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后的DET,交感神经切除组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大鼠的VFT,具有统计学差异。美托洛尔组的VFT比糖尿病大鼠的VFT明显升高,心肌缺血前,美托洛尔组的VFT和糖尿病组的VFT比较并没有差异。缺血后,美托洛尔组的VFT比糖尿病大鼠的VFT明显升高,糖尿病组及糖尿病+美托洛尔组大鼠其N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而糖尿病+交感神经切除组大鼠,其NGF浓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交感神经的重构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电生理,特别是对缺血后的电生理的影响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美托洛尔可以提高缺血后糖尿病大鼠的VFT,降低心肌的兴奋阈值,从而可能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的重构有关。
金红峰曾文平沈法荣王志军何浪孙国建陈建明钟诚
关键词: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治疗ICD术后电风暴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目前已经成为针对威胁生命安全的室性心动过速首选治疗方法。但是,一些患者在术后由于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接受多次电击治...
王志军何浪金红峰孙国建陈建明沈法荣陈明龙
文献传递
经CT定位不同部位间隔起搏的心电图特征分析
2011年
目的 探讨不同间隔部位起搏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方法 观察31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间隔起搏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使用64排双源CT精确定位起搏导线在间隔部的具体位置,比较不同位置间隔起搏的心电图参数变化.结果 ①仅根据X线植入的起搏导线,起搏导线误置于前壁的占12.9%.②前壁起搏的QRS间期(148±19)ms,宽于高位间隔起搏QRS间期(118±24)ms(P<0.05).③中位间隔起搏QRS波群移行6.00±0.76,晚于高位间隔(4.13±1.56)和低位间隔(3.75±2.99)(均P<0.05).④高位间隔起搏RIII(1.11±0.70)mV,大于低位间隔起搏RⅢ(0.038±0.075)mV(P<0.05).⑤高位间隔起搏(46.7%)及中位间隔起搏(37.3%)I出现q波或QS的比例有多于前壁起搏的趋势.结论经CT定位不同部位间隔起搏的体表心电图存在明显不同,一些参数有助于判断导线位置.
刘元伟金红峰陈建明王志军孙国建何浪沈法荣
关键词:CT心电图
前降支心肌桥静息心电图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一般均走行于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内。如果动脉的一段经行中被浅层心肌所覆盖,则这段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覆盖动脉的心肌称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多见于前降支,长度多为0.2~2.0cm。心肌桥的厚度也可有变异。壁冠状动脉的口径较其近侧或远侧段口径小,且管壁较薄。
汤益民沈法荣何浪金红峰钟诚孙国建
关键词:心肌桥前降支静息心电图冠状动脉主干壁冠状动脉心外膜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