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安源

作品数:18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6篇白细胞
  • 6篇白细胞介素
  • 5篇免疫
  • 4篇蛋白
  • 4篇白细胞介素1...
  • 3篇生物学
  • 3篇抗体
  • 3篇活性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蛋白酶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转导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疫苗
  • 2篇疫苗
  • 2篇真核
  • 2篇真核细胞
  • 2篇中国仓鼠卵巢...

机构

  • 9篇山东省医学科...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8篇孙安源
  • 8篇田志刚
  • 5篇魏海明
  • 5篇罗以勤
  • 5篇姚丽娟
  • 4篇张建华
  • 4篇孙汭
  • 3篇赵亮
  • 2篇濮跃晨
  • 2篇吴双正
  • 2篇王郡甫
  • 2篇卜国平
  • 2篇孔建新
  • 2篇张林杰
  • 2篇张彩
  • 2篇张捷
  • 1篇李爱玲
  • 1篇郑圣霞
  • 1篇房静
  • 1篇聂江玲

传媒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IL-15诱导的黏附性NK细胞及其免疫学特性初探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初步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rhIL) 15诱导的黏附NK细胞的免疫学特性。方法首先经淋巴细胞分离液、贴壁黏附及尼龙毛柱黏附对外周血NK细胞进行初步分离 ,然后联合使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和T细胞Panning法进一步纯化NK细胞 ,流式细胞仪鉴定NK细胞并检测其纯度。应用rhIL 2 (6 0 0 0U/ml)和rhIL 15 (6 0 0 0U/ml)诱导纯化的NK细胞 (R NK)转变为黏附NK细胞 (A NK) ,再用细胞计数法、MTT法和RT PCR方法检测两种细胞因子诱导所得A NK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等。结果 rhIL 15诱导的A NK细胞在黏附率、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方面均显著高于rhIL 2诱导的A NK。结论 IL 15是优于IL 2的A NK细胞诱导剂。
房静田志刚张彩魏海明孙汭孙安源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5天然杀伤细胞免疫学特性
用于检测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的血浆样本保存条件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用于检测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的血浆样本的保存条件。方法血浆样本180例份,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浆PG-Ⅰ、PG-Ⅱ、G-17,作为第1天结果(对照)。将剩余血浆样本随机分为1、2组,每组90份;每组又分为血浆未分离组(离心后未分离血浆)、血浆分离组(离心后取血浆)和稳定剂组(离心后取血浆,并加入稳定剂),每组各30份。将各组每个样本平均分装6管后分别置于室温、4℃和-20℃环境下保存,每天固定时间取1组样本检测PG-Ⅰ、PG-Ⅱ,取2组样本检测G-17,均连续检测7 d(包括第1天)。将室温、4℃、-20℃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点时血浆PG-Ⅰ、PG-Ⅱ、G-17浓度与其保存第1天时浓度比较,将P>0.05的天数作为稳定性维续时间。结果血浆未分离组室温下PG-Ⅰ稳定性维持2 d,PG-Ⅱ为6 d,G-17为1 d;4℃时分别为5、7、3 d;-20℃时分别为4、3、2 d。血浆分离组室温下PG-Ⅰ稳定性维持7 d,PG-Ⅱ为6 d,G-17为2 d;4℃时分别为5、7、5 d;-20℃时分别为5、7、6 d。稳定剂组室温下PG-Ⅰ稳定性维持7 d,PG-Ⅱ为7 d,G-17为7 d;4℃时分别为5、6、4 d;-20℃时分别为7、5、4 d。结论在临床标本7 d保存期内,PG和G-17检测样本推荐使用血浆分离后低温保存,如使用稳定剂,推荐血浆分离后室温保存。
姚丽娟罗以勤孙安源卜国平王力
关键词:血浆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室温稳定剂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检测在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萎缩性胃炎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的最佳诊断临界值,探讨与非萎缩性胃炎的关系以及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例萎缩性胃炎,40例非萎缩性胃炎和35例正常对照者PG和G-17浓度和HP-IgG抗体定性检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立本实验室各指标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诊断临界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显著降低(P<0.01),非萎缩性胃炎组只有血清PG-Ⅰ水平显著降低(P<0.01);根据ROC曲线和约登指数得出PG-Ⅰ、PGR和G-17诊断萎缩性胃炎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74μg/L(敏感度0.632,特异度0.857)、6.2(敏感度0.658,特异度0.943)和5.1 pmol/L(敏感度0.816,特异度0.676);当PG-Ⅱ<9.6μg/L,PG-Ⅰ<74μg/L的敏感性提高至0.803,而特异度降至0.826;正常对照组HP感染阳性者血清PG-Ⅰ和G-17水平明显高于阴性者,PGR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萎缩性和非萎缩性胃炎组HP感染阳性者胃黏膜各指标与阴性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供本地区临床进行人群筛查和辅助诊断诊断萎缩性胃炎的血清PG-Ⅰ、PGR和G-17检测界值,初步进行了与非萎缩性胃炎各指标的比较,HP感染对正常对照组胃黏膜血清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姚丽娟罗以勤吴双正郑圣霞卜国平孙安源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胃蛋白酶原胃泌素
RhIL-12在人鼠嵌合模型中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目的由于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的效果并不十分完美,有些人预防接种疫苗后不能产生有效的抗乙肝特异性抗体。为了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考虑寻找一种额外的佐剂来促进该疫苗在人体中的免疫效果。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Ficoll ...
孙安源
文献传递
细胞因子共用受体γ链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
2000年
细胞因子共同的受体亚单位γ链(γc)主要通过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在淋巴细胞发育、活化和行使功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γc基因的缺乏或γc信号转导途径受阻,都可引起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X-SCID)。本文重点阐述γc亚单位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属性,同时对γc亚单位生物学作用进行讨论。
孙安源
关键词:免疫缺陷信号转导
肿瘤抑素(tumstatin)检测方法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罗以勤赵亮姚丽娟董行杜剑平吴双正周明孙安源聂江玲
该项目属于临床医学中检验医学领域。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防治肿瘤与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办法。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受到内源性血管形成因子和抑制...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诊断检测试剂盒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2009年
目的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方法以pGEM-T/sig-tumstatin为模板,扩增与TNF带重叠区的型胶原信号肽sig基因片段,以PBV220-TNF为模板,扩增与sig带重叠区的TNF基因片段,以上述2个扩增产物片段为模板,重叠区扩增拼接法(SOEing)扩增得到sig-TNF。sig-TNF片段经酶切后,插入经同样酶切的pIRE Sneo3质粒,利用克隆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以及序列测定,对获得的sig-TNF基因片段及重组载体进行验证。将重组sig-TN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CHO-K1,并对其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所获得的sig-TNF片段(558bp)序列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酶切鉴定结果表明含人肿瘤坏死因子的重组pIRE Sneo3/sig-TNF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重组pIRE Sneo3/sig-TNF的CHO-K1分泌表达了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转染了pIRE S-neo3/sig-TNF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的CHO-K1和未转染CHO-K1细胞的生长速度没有差别。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能稳定表达rhTNF-α的CHO-K1,为开展下一步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赵亮罗以勤姚丽娟孔建新濮跃晨孙安源张林杰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真核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的发酵、纯化、生物学活性的鉴定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全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的发酵、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鉴定.目的:利用本室构建的基因工程rhIL-15高效表达菌株,对IL-15的纯化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对IL-15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鉴定.结论:rhI...
孙安源
关键词:纯化生物活性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
文献传递
IL-15通过ERK1/2信号途径对NK细胞活性的调节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阐明IL 15在NK细胞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信号转导途径的活化。方法 直接免疫荧光证实NK 92细胞膜表面表达IL 15Rα链 ,制备NK 92细胞的全细胞提取物进行Westernblot检测IL 15诱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MTT方法评价IL 15对NK细胞增殖和细胞毒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 NK 92细胞表面存在IL 15Rα链的表达 ,构成IL 15与NK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在IL 2依赖性NK细胞系NK 92中 ,较低剂量的IL 15 (2 5~ 10 0U/ml)可以完全替代IL 2以维持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对NK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免疫印迹显示IL 15迅速活化ERK1/ 2 (extracellularregulatedkinase 1and2 )信号途径 ,而其它信号分子 (STAT1、STAT3、STAT6、P38MAPK、PI 3K、NF κB)并不被IL 15活化 ,提示ERK1/ 2是IL 15调节NK细胞功能中重要的信号分子。结论 IL 15对NK细胞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 ,IL 15通过ERK1/ 2信号途径完成对NK细胞活性的调节。
梁淑娟孙汭魏海明孙安源张建华田志刚
关键词:IL-15白细胞介素15信号转导通路ERK1/2
NK细胞系细胞毒效应MTT比色法优化条件探讨被引量:11
2002年
李爱玲孙汭张建华孙安源田志刚
关键词:NK细胞系细胞毒效应自然杀伤细胞MTT比色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