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昌
- 作品数:81 被引量:40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松辽盆地NGN1井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有机质演化被引量:9
- 2015年
- 以NGN1井全取芯井为标杆,通过岩芯观察、地球化学分析和显微组分镜下鉴定,揭示青山口组一段的有机质演化规律。NGN1钻井位于松辽盆地东南缘,青一段由底至顶分别为灰绿色泥质粉砂岩-深灰色泥岩、油页岩-灰色泥岩-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沉积,揭示了由滨浅湖-半深湖-滨浅湖的沉积环境演化。TOC、S2、含油率以及HI呈现增大-高值-减小的趋势,而半焦含量和块状密度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青一段泥岩中主要的有机质显微组分为层状藻、孢子体和骨屑等,有机质含量与单位面积显微组分、藻类相对含量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并结合有机质判别图解,说明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和II1型,来源以湖泊藻类为主。泥岩中的陆源有机质含量较少,说明湖泊生物控制着有机质的来源,浅湖由于水体较浅、水底含氧,保存条件较差,导致泥岩中的有机质丰度较低,半深湖-深湖水体较深,保存条件良好,促进有机质的富集,因此垂向上沉积环境演化是导致有机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 王艺萌刘招君孙平昌
- 关键词: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上白垩统有机质演化
- 松辽盆地四深1井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原始品质特征恢复及排烃量估算
- 2024年
- 松辽盆地四深1井区基底古生界已发现天然气,但是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仅依据现今残余的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参数会极大降低烃源岩评价的准确性,误导油气远景的评估。利用岩石热解参数、有机碳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及有机显微组分等实验数据,通过多种方法恢复烃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及生烃潜力,确定降解率法的恢复结果可靠,进一步结合生烃潜力法分析热演化过程中烃源岩的排烃特征。结果表明,四深1井区古生界烃源岩大部分为Ⅰ型和Ⅱ_1型有机质,恢复后的原始有机碳(TOC)平均值为2.56%,原始热解烃量(S_(2))平均值为16.11 mg/g,恢复后的原始烃源岩品质达到好—极好级别。基于Ⅰ和Ⅱ_1型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烃源岩的排烃量曲线,得出四深1井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在三叠纪早期(约230 Ma)进入排烃门限(R_(o)=0.7%),在三叠纪晚期(约210 Ma)到达排烃高峰(R_(o)=1.1%),原油主要成藏阶段在三叠纪—侏罗纪早期(230~200Ma),排烃量为416.423×10^(8)t。主要成气期在侏罗纪中晚期阶段(200~165 Ma),排烃量为55.093×10^(8)t。研究表明,四深1井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已经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烃源。
- 黎思成白悦悦孙平昌冉清昌冉清昌严加永牛大鸣陶连馨类兴璇
- 关键词:松辽盆地排烃量
-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的风蚀风洞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模拟风场分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移动的风蚀风洞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动力段和尾处理段,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扩散整流段和实验段,所述扩散整流段连接实验段,所述扩散整流段...
- 王晨诣胡栩齐胡婕妤孙平昌牛大鸣
- 桦甸盆地古近纪充填特征及对油页岩成矿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1年
- 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将桦甸盆地西部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简称层序),在层序格架中油页岩主要发育在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结合本区的构造演化特征,盆地初始沉降阶段和末期快速充填萎缩阶段,湖泊水体整体较浅,主要发育冲积扇、持续性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半深湖-深湖沉积暗色泥岩厚度和规模较小;最大沉降阶段,水体较深且稳定,盆地东北部边缘发育间断性扇三角洲沉积,半深湖-深湖沉积暗色泥岩厚度和规模达到最大,在本阶段沉积多层高品质的油页岩。根据油页岩段砂地比、沉积相、油页岩厚度及油页岩含油率展布特征,发现油页岩品质最好且厚度最大的地区并非为水体最深且砂体沉积较少的区域,而是靠近盆地边缘扇三角洲沉积间断的深水区,在垂向上和扇三角洲前缘交互出现有助于陆相营养元素进入水中,形成高湖泊生产力。半深湖沉积时期,深水的还原环境为有机质的保存和富集提供绝佳的场所,易于形成高品质油页岩。
- 孙平昌刘招君孟庆涛柳蓉贾建亮胡晓峰
- 关键词:古近纪油页岩成矿规律沉积环境
-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油页岩富集影响因素
- 岩作为常规油气的重要补充或替代能源,在中国的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广泛.其中,松辽盆地油页岩资源最为丰富,可达5750.5×108t.松辽盆地油页岩主要赋存于青山口组一段和嫩江组一、二段,但相对于松南地区,松北地区...
- 徐进军刘招君孟庆涛孙平昌程丽娟宋宇
- 关键词:油页岩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 敦密断裂带盆地群油页岩特征及成矿差异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古近纪敦密断裂带上分布一系列的含油页岩盆地群。根据盆地间构造-沉积充填、岩石组合和油页岩赋存特征,初步确认盆地群中油页岩沉积于湖盆鼎盛阶段,均形成于古近系始新统路特阶。盆地群间油页岩矿床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别,由西南向东北,油页岩厚度逐渐变小,其沉积环境由深湖到半深湖,再到湖沼,而有机质来源则由湖泊生物为主,到湖泊生物和陆源有机质双向来源,过渡为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结合含油页岩层系形成于同一时期和相似的古气候背景下,盆地沉降和沉积充填作用是影响油页岩矿床差异的关键因素。长期处于欠补偿环境,可容纳空间大的湖盆利于巨厚油页岩的形成,随着可容纳空间的减少、陆源碎屑供给的增多,油页岩厚度减薄,分布也变得相对局限。深湖和湖沼成因油页岩品质较好,半深湖油页岩品质较差。
- 刘招君孙平昌柳蓉孟庆涛胡菲
- 关键词:敦密断裂带古近系油页岩控矿因素
- 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沉积相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沉积相分析是有机质富集及油页岩和煤形成和分布研究的基础。通过鱼油页1井岩芯的岩性组合、泥岩颜色、沉积结构和构造、含有物及接触关系等特征研究,结合显微镜下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分析,得出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相类型,并进一步识别出5种沉积亚相及11种沉积微相。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沉积相组合在垂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页岩段沉积物较细,底部为砂质浅湖与泥质浅湖交替,向上为半深湖-深湖相沉积,而顶部存在滑塌作用形成的浊积岩,浊积岩顶底均与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突变接触;含煤段底部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向上沉积物入湖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含煤段中下部为一套沉积厚煤层的湖沼沉积物,向上为浅湖沉积物,顶部为一套厚层的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沉积相分析可以为本区层序地层及能源矿产赋存特征研究奠定基础。
- 白悦悦刘招君孙平昌谢文泉宋青磊王君贤
- 关键词:油页岩沉积相三角洲柴达木盆地
- 黑龙江省老黑山盆地下白垩统穆棱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为研究黑龙江老黑山盆地下白垩统穆棱组砂岩的源岩属性和源区大地构造背景,在穆棱组进行系统取样,开展地球化学特征和显微镜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穆棱组砂岩主量元素显示Fe_2O_3的含量小于FeO,CaO的含量大于MgO的含量,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多数样品的δEu值具有负异常等特征,样品间微量元素的富集和亏损差异明显。相关系列判别图解表明穆棱组源岩未经沉积再循环作用,属于短距离搬运堆积,且源岩主要为来自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但存在多个物源。结合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和Dickinson图解及区域构造背景认为,物源区主要形成于印支运动晚期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下的再旋回造山源区和基底隆起区,源岩主要来自于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的长英质火山岩和侵入岩,而少量可能来自于晚二叠世的变质岩。
- 徐银波李锋张家强孙平昌毕彩芹仝立华李昭
- 关键词:穆棱组物源分析
- 河南省太行山东麓深部晚古生代层序地层及其含气系统划分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开展河南省太行山东麓深部晚生代的厚层暗色泥岩和煤层方面的系统研究。本文以晚古生代地层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对研究区的上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进行精细地层对比及沉积相划分。研究结果显示:共识别出5种岩石类型和16种岩相类型,5种沉积相、10种沉积亚相类型,并识别出3种层序界面,2种关键性体系域界面,划分了10个三级层序及对应的体系域;由此建立该地区煤系地层层序地层格架,恢复等时地层格架内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其沉积演化史,并建立了两种典型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气测录井资料,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对隔水阻气层位和含气系统进行了识别和划分,揭示了煤层含气量的垂向分布特征和层序结构对含气系统的封闭性特征,完成了晚古生代煤系地层的含气系统划分,其中I类含气系统2个,位于太原组层序2和山西组层序4中。
- 罗洪浩孙平昌吴会永王德伟石志衍陈俊侠
- 关键词:晚古生代层序地层沉积相聚煤规律含气系统
- 桦甸盆地始新统桦甸组扇三角洲和水下扇粒度分析与对比被引量:6
- 2012年
- 桦甸盆地始新统桦甸组扇三角洲主要划分出泥石流、水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水下扇主要划分出辫状沟道和远源浊积岩等沉积微相。扇三角洲沉积物以颗粒支撑为主,自下而上按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上分流河道、泥石流的顺序,沉积物粒度和标准偏差递增;频率曲线尖度递减;概率累计曲线由高-较高斜度两段式逐渐过渡为中-低斜度两段式、微向上凸的弧线式。反映出上述各微相向上粒度由细变粗的反粒序沉积特征,分选由好变差,杂基含量和水介质能量均逐渐增加。水下扇沉积普遍为杂基支撑,自下而上从远源浊积岩到辫状沟道沉积,粒径和标准偏差增大;频率曲线尖度减小;概率累计曲线主要由斜度较高的一段式过渡为斜度不大的一段式或微向上凸的弧线式,说明从远源浊积岩到辫状沟道微相粒度逐渐变粗,分选逐渐变差,杂基含量和水介质能量也逐渐增强。本区扇三角洲CM图像呈"S"形,主要表现为牵引流沉积特征;水下扇CM图像表现为与C=M线平行的长条带状重力流沉积特征。
- 甄甄刘招君孙平昌孟庆涛
- 关键词:始新统扇三角洲水下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