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晶晶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细胞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弹簧
  • 1篇端口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性别
  • 1篇性激素
  • 1篇性激素水平
  • 1篇血清性
  • 1篇血清性激素
  • 1篇血清性激素水...
  • 1篇氧化酶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邳州市中医院
  • 1篇甘肃省康复中...

作者

  • 8篇孙晶晶
  • 5篇刘纯
  • 4篇宋霞
  • 2篇陈明
  • 2篇姚立琼
  • 2篇刘亚丽
  • 2篇席莉莉
  • 1篇于海涛
  • 1篇程世红
  • 1篇沙玉芳
  • 1篇牛彩云
  • 1篇高明霞
  • 1篇陈涛

传媒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清加热灭活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受检者血清标本经高温灭活处理(56℃,30 min)前后,对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血清炎性标志物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 (IL-6)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隔离病房的82例患者,采集3 mL静脉血于普通干燥管中,离心后将血清平均分配到灭活组和非灭活组,进行PCT和IL-6检测,观察灭活前后的差异程度。结果血清经56℃加热30 min灭活后,PCT和IL-6检测结果与灭活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经56℃加热30 min灭活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PCT和IL-6检测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加热灭活病毒法可作为一种简单易行且有效的血清标本处理方法,进而防止职业暴露导致的医源性感染。
孙晶晶刘纯杨增伟宋霞陈明武苗苗刘文雅沙玉芳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
兰州地区22161例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性别、年龄、季节、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关系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分析甘肃省兰州市人群血清总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0月到2021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的22161例受试者的血清25(OH)D的检测结果和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023例,女性11138例。同时,调取《中国统计年鉴》官网上发布的兰州市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的数据。回顾性分析血清25(OH)D水平以及不同性别、年龄、季节、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对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结果(1)22161例受试者的血清25(OH)D平均含量为13.72(9.58,19.04)ng/mL,女性25(OH)D水平均低于男性;维生素D正常、不足和缺乏的检出率分别为22.08%、37.39%和40.53%;(2)不同性别、年龄的各组人群相比,0~6岁组血清25(OH)D含量最高,为24.30(17.85,32.20)ng/mL,女性高于男性,但不存在差异(P>0.05);其他各个年龄组25(OH)D含量均是女性低于男性(P<0.05);18~29岁组25(OH)D含量最低,为12.00(8.41,17.62)ng/mL,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最高,为49.83%;(3)不同月份、季节、总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各组相比,25(OH)D含量在夏季7月份时达到峰值,春季3月份时最低,且夏秋组明显高于冬春组(P<0.05);(4)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季节和平均气温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结论兰州地区人群维生素D水平普遍缺乏,且女性较男性缺乏的严重。维生素D水平与性别、年龄、季节和平均气温存在关联。
孙晶晶卢文雅牛彩云张巧梅姚立琼席莉莉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日照时数平均气温
环氧化酶-2765G/C基因多态性对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COX-2-765 G/C基因多态性及患者性别,年龄,饮酒史,家族史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COX-2-765G/C的基因多态性,并按照患者性别、年龄、饮酒史和家族史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COX-2-765G/C分为G/G、G/C、C/C 3种基因型,其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分布率分别为74.3%、22.3%和3.3%;在正常人群中分布率分别为87.0%、12.3%和0.7%。与G/G基因型相比,COX-2-765*C基因携带者患肝癌的风险增加(OR=1.311,95%C I:1.511~3.533)。分层分析提示COX-2-765*C基因携带者若同时伴有饮酒史或者肝癌家族史,其患肝癌的风险明显增加。结论 COX-2-765 G/C的C等位基因可增加肝癌发病的风险。
宋霞程世红刘纯刘亚丽孙晶晶
关键词:COX-2基因多态性肝癌
一种医学检验用具分类放置的医学检验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检验用具分类放置的医学检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有多个均匀设置的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底部连接箱体,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网格内衬板,所述网格内衬板内侧设有海绵垫...
孙晶晶吴友平刘纯高明霞
文献传递
PCT与IL-6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5日至2月21日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型标准分为普通型组(19例)与重型组(9例),分析并比较两组入院不同时间点PCT与IL-6的水平变化。结果普通型组入院第1天PCT阳性率为68.4%(13/19),IL-6阳性率为57.9%(11/19);重型组入院第1天PCT阳性率为77.8%(7/9),IL-6阳性率为55.6%(5/9)。重型组入院第1、3、8、14天及出院前1 d IL-6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入院第1、3、8、14天PCT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前1 d 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患者存在PCT、IL-6的水平变化,且PCT、IL-6水平可能与COVID-19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宋霞陈涛孙晶晶陈明刘文雅武苗苗刘纯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
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组合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组合架,包括主体板,主体板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可拆卸地放置有若干用以存放试管的试管分类架,主体板下表面左右两侧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桩腿,同侧的两个桩腿下端之...
孙晶晶吴友平于海涛
文献传递
育龄期与围绝经期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骨钙素的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BGP)和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在围绝经期妇女骨代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30例围绝经期女性和60例正常育龄期女性的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和N-midBGP。结果围绝经期女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比较,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两组人群骨钙素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女性N-midBGP水平和正常育龄期女性比较明显升高(P<0.01),骨钙素水平的升高伴随有明显的骨量减少。结论女性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骨代谢,导致骨钙素水平升高,是骨质疏松的关键病理因素。
宋霞刘纯孙晶晶刘亚丽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骨代谢异常
一种医学检验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取样装置,取样杯内上端侧壁上设置环形的挡缘,挡盖覆盖于挡缘上,挡盖与挡缘铰接,杯盖铰接于取样杯的顶部,手杆固定于取样杯上对应杯盖的铰接端一侧,挡盖上铰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杯盖铰接,手杆上滑动...
孙晶晶吴友平姚立琼席莉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