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政治法律 文学 社会学 更多>>
这两家公司的实践,点出了薪酬改革成功的“原则” 2018年 薪酬的功能首先是获取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类人力资源,其次是与其他管理活动共同作用,激励人力资源的价值创造。因此,国企薪酬改革的终极目的还是在于支持企业转型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于引导和激励员工向企业预期的方向发展。 孙波 王兆达关键词:薪酬改革 人力资源 管理活动 企业如何在劳务派遣中落实同工同酬 被引量:10 2013年 随着劳务派遣制度的逐渐盛行,"同工不同酬"的劳动风险与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分析了同工不同酬的具体原因、法律风险及企业实行的制度障碍,最后给出了同工同酬的实施对策。 孙波 林镓茵关键词:劳务派遣 同工同酬 薪酬制度 好绩效,都不是“管”出来的 2020年 OKR和KPI都源自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又叫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在《OKR:Driving focus,alignment and engagement with OKRs》一书中,Niven与Larnorte将OKR定义为“一种批判性思维框架和持续性练习,它可以使员工相互协作、集中精力,推动企业不断前进”。 孙波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德鲁克 持续性 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被引量:17 2014年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过程中,频发的劳资冲突给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与企业的生产效率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构建一个动态的、可量化的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借鉴已有的劳动关系分析模型,提出了对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分析框架,包括基本业务管理、合作管理、冲突管理、员工利益保障及企业绩效表现等五个方面的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 孙波关键词:企业劳动关系 自组织管理:实现组织一体化的新方式 被引量:9 2015年 本文回顾了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及组织理论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组织一体化,并指出作为组织理论的延伸,自组织的核心还是要实现组织一体化。在结合组织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开放性三个基本性质对自组织的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自组织的特点,并探讨了企业应用自组织理论实现一体化的关键举措。 孙波关键词:系统论 自组织 自组织管理 “互利共生”——人与组织价值的重新定位 2018年 组织能否发挥效用,取决于组织本身能否带动组织成员一致性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成员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行为选择,如何让这些不同目的和行为的人集合在一起?其关键因素是什么?巴纳德告诉我们,这个关键因素就是'合作'。 孙波关键词:领导力 互利共生 从绩效管理走向“人”的全面管理 2017年 一、绩效管理的困境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决定一个企业命运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业绩表现,或称绩效,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绩效视为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建立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推进,已有不少成熟的绩效管理与评价工具被广泛地应用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流程中,并且带来了成效。然而。 孙波 孙波关键词:个人特质 绩效管理 价值观管理 基于核心点构建人力资源体系 2019年 为什么又回到了老路上在做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咨询的工作中,我发现近些年不断有各种新概念冒出来,如事业合伙人机制、全面认可激励、OKR方法(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等等,我们也在企业积极地推广和构建这些新的方法和机制,但是,逐渐越来越有一个感知,企业管理的变革是一个系统的变化,而不是一个点上的变化。如我们帮助企业识别机会并提出构建生态战略,企业说没有问题,这是我们正需要的东西,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做这件事总要有人力资源去支持它吧?这时我们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绩效、薪酬、任职资格等等这些过去的管理框架。当我们进入到熟悉的人力资源框架体系里时就会反思,如果没有提出生态化战略,人力资源体系的做法会有差异吗? 孙波关键词:人力资源体系 企业管理咨询 生态战略 管理框架 任职资格 成果法 正本清源:“中国式管理实践” 2023年 先厘清“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理论”与“中国管理实践”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在口头表达上似乎所指的是同一事物,但实际上有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如“中国式管理理论”与“中国式管理实践”两者就差别巨大。一个完整的管理理论要包含四个基本要素:“什么”(What)、“如何”(How)、“为什么”(Why)和“谁、何处、何时”(Who、Where、When),而管理理论也正是从这四个方面解释组织与管理现象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 孙波关键词:中国式管理 口头表达 正本清源 中国管理实践 “素质”的管理与应用——以某电力企业为例 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从素质的基本内涵、素质模型的构建、素质的评价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在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中"素质"的管理与应用。 孙波 全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