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赞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虎门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盆骨
  • 4篇骨盆
  • 4篇骨盆骨折
  • 3篇内固定
  • 3篇内固定治疗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钢板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治疗
  • 1篇血性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 1篇神经损伤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机构

  • 7篇东莞市虎门医...

作者

  • 7篇翁阳华
  • 7篇孙赞
  • 6篇彭扬国
  • 5篇欧耀芬
  • 3篇吴显奎
  • 3篇陈继宗
  • 1篇陈贵彬
  • 1篇李忠辉
  • 1篇杨宏栋
  • 1篇王京亮
  • 1篇王明新

传媒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按摩与导引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骨盆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本组病例按Denis分类将骨盆骨折中骶骨骨折分为Ⅰ、Ⅱ、Ⅲ区,分析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22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随访6个月~5年。7例Ⅰ型骶骨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6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部分恢复;10例Ⅱ型骶骨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6例恢复正常,3例部分恢复,1例未恢复;5例Ⅲ型骶骨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2例恢复正常,2例部分恢复,1例未恢复。结论对于骨盆骨折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实施积极复位及内固定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明显骨块压迫者,宜行神经探查松解术。
彭扬国欧耀芬翁阳华王明新朱思田孙赞
关键词:骨盆骨折神经损伤手术治疗
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378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组骨盆骨折378例的流行学特征及临床分析的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死亡18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95例,抢救成功率85.6%。非手术治疗组中随访295例,下肢无短缩,行走正常。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优良率91.7%。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恢复及部分恢复率90.9%;髋臼骨折临床效果的优良率81.3%。结论:早期积极有效抗休克及防治相应的合并伤是骨盆骨折综合治疗的基础,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及有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尤其是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骨盆骨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翁阳华欧耀芬彭扬国王明新陈继宗孙赞吴显奎
关键词:骨盆骨折流行病学特征
骨盆骨折494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骨盆骨折494例的流行学特征及临床分析的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死亡24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125例,抢救成功率85.6%。非手术治疗组中随访352例,下肢无短缩,行走正常。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优良率91.7%,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恢复及部分恢复率90.9%,髋臼骨折临床效果的优良率81.3%。结论早期积极有效抗休克及防治相应的合并伤是骨盆骨折综合治疗的基础,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及有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尤其是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骨盆骨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彭扬国欧耀芬翁阳华王明新陈继宗孙赞吴显奎
关键词:骨盆骨折流行病学特征
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2014年
目的 观察和分析关节镜下采用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本科72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切开复位锁骨钩内固定31例为对照组,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4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Karlsson评分肩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方面高于对照组(97.5%比77.4%,P<0.05);在肩部疼痛、肌力减退、关节活动受限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显著,术后肩部疼痛较传统手术发生率低.
陈贵彬杨宏栋孙赞翁阳华
关键词:关节镜肩锁关节脱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体会
2006年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36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的经验,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方法进行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ne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或螺丝钉进行固定。结果36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术后骨折复位的效果采用Matta X线评定标准,优17例(47.2%),良15例(41.7%),一般3例(8.3%),差1例(2.8%)。临床效果的评估采用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本组随访32例,随访时间13个月~7年,平均3g2个月。随防结果:优12例(37.5%),良14例(43.8%),一般4例(12.5%),差2例(6.3%)。结论及时手术,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高质量的切开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和术者的经验是获得良好临床结果的关键。
彭扬国欧耀芬翁阳华王明新朱思田孙赞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功能锻炼
骨盆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架在合并失血性休克的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严重骨盆骨折病例45例。结果抢救成功40例,成功率88.9%;外固定架作为最终固定物治疗组中,随访20例,优良率100%;外固定架作为临时或部分固定物治疗组中,随访20例,优良率90%。结论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有助于纠正休克,并且创伤小,可早期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在合并失血性休克的骨盆骨折救治中,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翁阳华彭扬国欧耀芬王明新陈继宗孙赞吴显奎
关键词: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骨盆外固定架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68例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0)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胫骨内侧皮下隧道,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68例。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为8个月~24个月(平均16个月)。摄X线片见骨痂为4~8周(平均4.6周),骨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2.6周)。全部病例II期骨愈合,有明显骨痂生长。无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未见畸形愈合病例.其中52例已拆除钢板,无再骨折现象发生;有4例发生局部软组织并发症,经换药治愈。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能够提供良好的骨折端稳定性,疗效满意,是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有效的固定方式。
翁阳华王京亮彭扬国李忠辉孙赞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胫腓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