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兆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 ODS MA754合金传热界面接触热阻实验研究
- 2024年
- 鉴于ODS MA754合金传热界面的接触热阻参数对全固态堆芯空间反应堆系统的热量导出具有重要影响,研发和设计了高温高压接触热阻实验装置,测量了不同温度(20~800℃)、压力(0~80 MPa)、气体氛围(He、CO_(2))以及试件表面粗糙度(1.6、3.2μm)下ODS MA754合金传热界面的接触热阻,并基于测试获得的宽量程数据点,建立了ODS MA754合金的接触热阻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界面接触热阻降低,且热阻降低的速率逐渐减小;相较于表面粗糙度为1.6μm的试件,粗糙度为3.2μm试件表面的界面接触热阻明显偏大,实验得到的定量关系可为工程样件的加工粗糙度要求提供依据;He气氛下的接触热阻远小于CO_(2)气氛,在0.1 MPa、100℃工况下,He气氛接触热阻约为CO_(2)气氛接触热阻的1/4。该研究结果可为空间反应堆的热工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 杨万奎郭啸宇曾和荣郭玉川唐彬王冠博严睿豪孟兆明孟兆明
- 关键词:接触热阻高温高压表面粗糙度
- 全厂断电事故下壳内热工水力与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耦合特性实验研究
- 2023年
- 为研究全厂断电始发的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热工水力与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耦合特性,本文利用PANGU安全壳综合试验装置研究了全厂断电事故工况下壳内温度分布特性、氦气分布特性以及壳内流场特性,并分析了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在安全壳与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耦合的复杂热工水力环境下的工作状态。结果表明:在全厂断电事故工况下,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具有足够的排热能力,能够保证安全壳的压力峰值小于设计值,且具有足够的安全裕量。随着事故进程的发展,壳内温度分布逐渐趋于均匀。氦气受到壳内内部环流的作用以及浓度扩散的影响,其分布不均匀性在氦气停止输入后逐渐降低。
- 李伟李伟丛继东张楠张楠张楠
- 关键词:全厂断电事故安全壳热工水力特性
- 失水事故下安全壳内热工水力与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耦合特性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研究冷管段失水事故下安全壳内热工水力特性、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耦合特性与失水事故后安全壳的响应特性,本文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一套大比例安全壳综合试验装置。通过该实验装置获得压力、壳内气体温度、壳内气体成分与浓度等参数,对安全壳大空间内温度分布、不凝结气体分布以及壳内流场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安全壳与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耦合作用下,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具有足够的排热能力,可以确保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压力得到有效抑制,壳峰值压力均低于设计限值,且具有足够的安全裕量。同时,随着喷放进入后期,壳内温度与不凝结气体分布的不均匀性逐渐降低,壳内呈现环流状态。本文也可为后续自主开发模拟带有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安全壳内热工水力行为的程序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提高我国核电设计能力与技术水平。
- 初炜钰丛继东李文涛张楠张楠
- 关键词:失水事故安全壳热工水力特性不凝结气体
-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换热器部分失效对安全壳内热工参数的影响
- 2023年
- 为探究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换热器部分失效对安全壳内热工参数的影响,本文利用PANGU试验装置研究了在发生LBLOCA事故且部分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换热器失效的工况下,换热器部分失效对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工作状态的影响以及壳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发生LBLOCA事故时,在部分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被隔离的情况下,剩余的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排热功率显著增加,壳内峰值压力和长期稳定压力分别上升了约8.3%和13%,仍远低于壳内压力限值。在事故进程中,温度分布不均匀性主要出现在前期以及中期阶段,后其温度分布逐渐趋于均匀。
- 高力丛继东张超琦毛亚蔚孟兆明
- 关键词:安全壳热工水力特性失水事故
-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热交换器不同安装方案的换热性能研究
- 2023年
- 为探究不同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热交换器安装方案对“华龙一号”安全壳热工特性的影响,本文通过MAAP等分析程序分析了事故后安全壳内不同高度上的气体和温度分布,并通过大比例安全壳模拟体开展了典型事故后安全壳热工水力试验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了验证。结果表明:3个位置的换热器都能满足设计需求,但较低位置的热交换器具有更好的换热性能。本文可为未来不同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热交换器布置方案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 杨理烽薛卫光孟兆明丁铭丁铭
- 关键词:传热温度分布
- 恒压法安全壳泄漏率测量技术的开发与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探究更加稳定、可靠的核电厂安全壳泄漏率测量方法,完善国内外核电厂安全壳泄漏率测量技术,本文开展了恒压法测量泄漏率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恒压补偿计算模型的测量机理及其相比传统绝对压力衰减法的明显优势。研究表明:恒压法可在不同压力环境下获取稳定的补偿流量和泄漏率测量值,温度、湿度补偿量在总补偿量中的占比约分别为20%和1%。壳内气温变化是影响恒压法测量泄漏率的关键因素,尤其在钢制安全壳内,更需充分考虑温度补偿。
- 李建发陈广恒张瑞刘丰初炜钰孟兆明
- 关键词:温度补偿气温变化
-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启动策略试验研究
- 2023年
- 为研究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passive containment heat removal system,PCS)启动策略,支撑电厂故障应对策略的制定,本文结合“华龙一号”PCS系统配置,提出了4种系统启动策略并开展详细研究,根据分析结果优选出2种方案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CS系统采用双阀开启方案或冷管段隔离阀关闭方案时能够获得较优的启动性能;采用双阀开启方案,系统启动过程较为平稳;采用冷管段隔离阀关闭方案,为避免在启动过程中发生故障,建议系统启动时换热器传热管内液体温度不要超过120℃。试验结果对“华龙一号”PCS系统启动规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 黄晨赵斌孟兆明孙中宁
- 关键词:安全壳喷淋系统汽锤两相流自然循环
- 滑油冷却器在不同布置方式下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以68#润滑油为工质,对整体针翅管滑油冷却器的换热和阻力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在冷却水入口温度24℃、体积流量20m3/h以及滑油入口温度55℃、体积流量6~24m3/h的实验条件下,获得了滑油冷却器竖直和水平两种布置方式时的换热特性数据,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不同布置方式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换热器的不同布置方式对换热特性影响较小,可根据工程使用空间选择竖直或水平布置。
- 牛广林阎昌琪孟兆明石帅
- 关键词:整体针翅管强化换热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
- 压降法测量核电厂安全壳泄漏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进一步探究核电厂安全壳内环境条件影响泄漏率测量的基本规律,自主研发了压降法安全壳泄漏率数据分析程序,并通过在大尺度安全壳模拟体上开展的泄漏率实验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结合相应的实验数据研究了准稳态与非稳态环境条件下安全壳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对泄漏率测量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升温条件下,各温度传感器因所处热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升温速率会明显影响泄漏率的测量,测量值相比升温前的相对偏差可超过20%。此外,在壳内局部温湿度变化的非稳态环境下,压力与温度传感器的固有延迟效应还会导致泄漏率的测量出现异常。而当壳内温湿度维持恒定或各传感器的温湿度变化速率近似一致时,泄漏率测量值较稳定,可确定其为实际的泄漏率。该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认识安全壳泄漏率测量机理和方法优化提供参考。
- 李建发刘丰滑永振孙中宁孟兆明
- 关键词:泄漏率相对湿度压降法
- 竖直向下大、小支管气相夹带起始可视化研究
- 2020年
- 已有气相夹带起始模型均是基于竖直向下的小支管夹带所得到的,用于分析大支管气相夹带时并不适用。本文基于可视化实验,对竖直向下的大、小尺寸T型管的气相夹带起始点进行对比研究。选择与主管道直径比为0.625和0.1的大、小支管,并采用有机玻璃作为实验管道材料,空气和水为实验工质。其实验现象表明:大、小支管夹带起始均有漩涡,且漩涡现象大致相同,但在大支管条件下会出现气室,夹带气体进入支管后也会在气室下翻腾,且在相同液相折算速度下,大支管夹带起始液位会高于小支管。
- 严睿豪曾春杰辛福涛张鑫孟兆明
- 关键词:T型管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