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根达莱

作品数:11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氧化苦参
  • 4篇氧化苦参碱
  • 4篇苦参
  • 4篇苦参碱
  • 3篇药代
  • 3篇药代动力学
  • 2篇药代动力学研...
  • 2篇药物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替硝唑
  • 2篇硝唑
  • 2篇肝炎
  • 2篇薄层
  • 2篇薄层扫描
  • 2篇薄层扫描法
  • 1篇单剂量
  • 1篇单剂量口服
  • 1篇血浆浓度
  • 1篇血药

机构

  • 1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孟根达莱
  • 6篇王毅
  • 4篇刘栓娣
  • 3篇孙明
  • 3篇刘拴娣
  • 2篇郭智
  • 2篇石岩
  • 2篇任显华
  • 2篇钮鑫
  • 2篇郑文艳
  • 1篇武怀书
  • 1篇松布尔
  • 1篇贾国惠
  • 1篇周秀芳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成药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3篇2003
  • 1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氧化苦参碱含量被引量:32
1999年
目的:建立测定氧化苦参碱血药浓度的HPLC法。方法:血浆标本经碱化以氯仿一正丁醇(98∶2)提取,吹干后以甲醇一正己烷(4∶1,氨水调pH至8)为流动相,经过Spherisorb-SiO2(5μm)柱分离后在紫外220nm处检测。结果:氧化苦参碱血浆浓度曲线范围12~36mg·L-1,最低检出限为01mg·L-1(S/N=2)。样品在12~36mg·L-1浓度时的平均回收率为9831%~109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4%。结论:此方法为氧化苦参碱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力动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孟根达莱王毅刘拴娣刘拴娣松布尔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血药浓度
蒙药阿那日-5中薄层扫描法测定胡椒碱的含量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建立蒙药阿那日 5中胡椒碱的薄层扫描测定方法。方法 :在 0 .5%CMC硅胶板上以环己烷 丙酮 苯 乙醚 ( 7∶4∶1∶1)加 2 0 %的NaOH溶液 2ml振摇分层后取有机相为展开剂 ,用改良碘化铋钾液显色 ,在λS50 8nmλR 553nm处对胡椒碱斑点进行反射线性扫描 ,用外标两点法进行定量。结果 :胡椒碱在 1~ 7μg范围内其面积积分值与点样量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回收率为 99.61%,RSD =0 .92 %,(n =6)。结论 :提供了对阿那日
刘拴娣石岩孟根达莱
关键词:胡椒碱薄层扫描法蒙药
醇沉工艺对中成药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5
1996年
醇沉工艺对中成药质量的影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010050)孟根达莱,刘栓娣,青格乐醇沉法也叫水提醇沉法。近几年该工艺的药剂学研究报道颇多,发现它对中成药质量有-定影响,值得归纳总结。1醇沉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1.1醇沉对中药高分子有效成分的影响:...
孟根达莱刘栓娣青格乐
关键词:中成药醇沉工艺
氧化苦参碱在乙肝患者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注射液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予氧化苦参碱注射液400mg,im,用HPLC分析法测定人血浆中的氧化苦参碱浓度。结果:肌注氧化苦参碱后其体内过程符合药动学二室模型,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1/2)(K_a))(7.2±4.0),(4.6±2.0)min;T_((1/2)(α))(24.9±13.3),(29.8±13.8)min; T_((1/2)(β))(141.8±22.5),(133.3±19.1)min;t_(max)(23.8±12.2).(19.0±5.4)min;c_(max)(6.80±1.48),(7.09±0.88)mg·L^(-1);F(c)(41.96±11.00),(43.64±12.40)L;AUC(847.18±137.89),(934.49±159.06)mg·L^(-1)·min;CL_((s))(0.48±0.07),(0.44±0.07)L·min^(-1)。经统计学处理,2组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在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无显著性差异。
王毅孟根达莱郑文艳武怀书刘栓娣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药动学乙型肝炎
氧化苦参碱注射液的人体药代动力学被引量:38
2003年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是从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及苦参根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双稠哌啶衍生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它有强心、抗心率失常、抗炎抗肿瘤等作用[1,2].近年来它还被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取得良好的效果.氧化苦参碱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已有报道[3-5],但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用反相离子对HPLC法测定了人血浆中的氧化苦参碱浓度,并对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进行了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王毅孟根达莱郑文艳刘栓娣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注射液人体药代动力学现代药理学给药方法
氧化苦参碱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王毅孟根达莱郑文艳武怀书刘栓娣
进行了氧化苦参碱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一种反相离子对HPLC法,该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方法稳定、结果准确、变异性小,能够满足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需要。严格选取了10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和8名乙型肝炎患者,...
关键词: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药代动力学
苯妥英钠中毒40例的分析
1994年
苯妥英钠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呈饱和代谢动力学过程,剂量、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苯妥英钠的毒性反应有时和癫痫发作不易区别,且往往缺乏特异性指标,鉴于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与其疗效和毒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院自1990年开始测定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为合理用药和避免中毒提供了依据,现将苯妥英钠测定结果与中毒的易患因素分析如下:
刘拴娣刘粉荣孟根达莱
关键词:苯妥英钠中毒中毒症状丙戌酸钠治疗药物监测易患因素分析
健康人替硝唑血浆浓度和唾液浓度的相关性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研究健康人替硝唑血浆和唾液浓度的相关性,为临床用唾液浓度代替血液浓度提供依据.方法: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po单剂量替硝唑片剂2.0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替硝唑唾液和血浆浓度,并比较两种浓度各自计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替硝唑血浆浓度在1.13~44.9mg/L,唾液浓度(C_n)和血浆浓度(C_p)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P<0.01).(C_n/C_p)为0.74±0.21(n=72).分别由C_n.和C_p,计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T_(1/2(K_a))、T_(1/2(k_e))、t_(peak)较为接近,无显著住差异(P>0.05),结论:可用唾液浓度代替血浆浓度进行替硝唑的药物浓度监测和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王毅孟根达莱钮鑫任显华孙明
关键词:替硝唑片唾液浓度血浆浓度药物动力学
蒙古族和汉族正常志愿者单剂量口服替硝唑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16人(蒙古族8名,汉族8名)每人单剂量口服替硝唑2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研究其药代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蒙、汉族替硝唑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86±0.5h和1.22±0.12h;T1/2(Ke):14.73±4.33h和13.04±1.44h;Tpeak:3.35±1.81h和4.12±1.54h;Cmax38.89±7.80mg·L-1和37.58±3.97mg·L-1;V/F:43.58±3.90L和45.60±8.40L。蒙、汉两组的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王毅孟根达莱孙明任显华钮鑫郭智
关键词:替硝唑药代动力学
β-环糊精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被引量:17
1995年
β-环糊精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药制剂室(010050)孟根达莱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药研室郭智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简称β-CD)是淀粉在环状糊精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下水解出的,7个葡萄糖以α-1、4糖...
孟根达莱郭智
关键词:中药Β-环糊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