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虹超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法治
  • 3篇证券
  • 3篇群体性
  • 3篇群体性事件
  • 3篇内幕
  • 3篇内幕交易
  • 3篇交易
  • 2篇秩序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治理
  • 2篇法律
  • 2篇法治文化
  • 2篇法治秩序
  • 1篇信息披露
  • 1篇信息披露监管
  • 1篇信息披露制度
  • 1篇行刑
  • 1篇行刑衔接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公权力

机构

  • 1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吉林警察学院

作者

  • 12篇宁虹超
  • 5篇刘雪松
  • 1篇高勇
  • 1篇王智嵬

传媒

  • 2篇黑龙江省政法...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世纪桥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中国检察官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期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思维进路——从法治秩序到法治文化被引量:4
2012年
在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期,传统性与现代性在价值领域持续对立冲突,而这种价值冲突也传递至社会制度领域,造成了现代性制度完整性的缺失与功能的弱化。社会制度定位摇摆与功能弱化,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社会构架的畸形发展,群体性事件由此产生。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法治秩序,而确保法治秩序有效性的思想、价值前提就在于法治文化的弘扬。弘扬法治文化为现代性价值的凝聚与成长创造了可能,也决定了法治秩序的自然生成,从而为法治秩序提供内在的价值支撑,进而实现法治秩序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
刘雪松宁虹超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法治秩序法治文化
小微涉案企业合规必要性审查及实践探索
2024年
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是检察机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其中涉案最多的小微企业往往组织框架较为简单,不具备建立庞杂合规体系的基础条件,结合企业特点在保证合规效果的同时对合规过程予以适当简化,完成“去罪化改造”无疑是更现实的选择。检察机关对小微涉案企业开展合规时,要审慎进行合规必要性审查,使合规措施与企业承载力相匹配;在实践路径上立足整体,促进案件侦、诉、审全流程协作,畅通行刑衔接,实现合规结果互认,发挥一体化履职作用,助推小微企业刑事合规工作有序开展。
何仲伟姜晓宇宁虹超
关键词:行刑衔接
利益保障视野下“群体性事件”的法治进路被引量:3
2012年
当前,我国社会逐步形成了由多元利益主体、多元利益客体、多元利益意识与多元利益追求有机构成的多元化利益格局,该格局中各种利益交织共生,彼此制约影响,甚至产生矛盾冲突。由于解决利益矛盾的理念与制度缺失,多种利益矛盾的激化风险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催生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有效防控群体性事件的根基在于理清社会多元利益、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公民集体行动这三个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构成要素的现实机理与逻辑关系,从而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演进过程与症结所在,进而为预防与化解群体性事件找到法治思维进路,即以利益保障为要旨,将社会多元利益、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公民集体行动纳入法治轨道,把法治作为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现代制度的秩序保障与支撑,赋予法治以确保利益的有效保障与公正分配的重要使命,通过法治精神的引领与法治秩序的规范,促进三个要素的法治脱胎于有机协调,构建法治关怀下的和谐利益关系,最终实现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防控。
刘雪松宁虹超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法治
市场经济维度下政府公权力法治化研究
2016年
当前,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主要在于政府公权力对市场经济干预过程中法治的缺失。政府公权力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具有合理性,实现市场和政府的良好关系,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市场经济领域政府公权力的法治化构建,实现公权力行使者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解决市场经济问题。主要应做好两方面工作:张扬法治精神,推动公权力的自我约束;构建法治秩序,推动公权力的制度约束。
宁虹超刘雪松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公权力
社会转型期法治文化与法治秩序的关系研究
2016年
在坚定不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背景下,法治文化已经成为支撑法治建设、实现法治秩序的重要力量。立足当前中国社会解构与重建现实,着力挖掘法治文化内涵,明确功能定位,提出建设路径,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凝聚法治共识、塑造法治信仰、促进法治成长的积极作用,最终能够实现法治文化与法治秩序的契合支撑。
宁虹超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法治文化法治秩序
浅议证券信息披露制度——以内幕交易为视角
2009年
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和优化应当做到坚持原则与创新内容相结合、经济性信息与非经济性信息相结合、加强管理与保护权益相结合及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完善我国的证券信息披露制度应从增设证券信息披露监管委员会以完善证券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健全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强化持续性信息披露三方面入手。
宁虹超
关键词:证券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监管
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
2014年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在这一时期集中表现,社会治理任务日益繁重、作用日益突出。明确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治理准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契合支撑的社会治理模式,有助于克服现阶段社会治理弊端,从而实现良好社会治理,最终使社会达到和谐状态。
宁虹超
关键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治理
论民主政治中“协商”与“竞争”的区别——兼论街头政治的法治问题
2016年
民主政治产生机制对"协商"与"竞争"的不同偏好,导致在民主政治思维、民主政治形式、民主政治活动方面的较大差异,特别在对待街头政治问题上十分明显。街头政治是一种表达政治诉求的手段,具有偶发性、公开性、撕裂性和基力倾向,在政治法治化背景下,其在不同民主政治模式中存在着预设前提、成本分析、结果评价等方面的差异化法治问题。
宁虹超王智嵬
关键词:民主政治街头政治法治
论“社会人”利益伦理与现代法律精神的正相关被引量:1
2012年
利益伦理主要在于揭示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无论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还是社群主义,都无法准确把握利益伦理之要义。既关注个人利益追求又注重社会道德、社会责任与社会贡献的"社会人"利益伦理与现代法律精神契合支撑,为建立完善的利益创造、分配、调整与矛盾化解体系提供了有益的价值指标。
刘雪松宁虹超
关键词:现代法律精神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对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及其法律规制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完善内幕交易法律规制体系以保护证券市场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简要介绍各国有代表性的内幕交易立法和理论争论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共同认识,界...
宁虹超
关键词: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法律规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