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哲

作品数:76 被引量:376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0篇骨折
  • 20篇关节
  • 14篇手术
  • 10篇永磁
  • 10篇钢板
  • 9篇术后
  • 9篇肘关节
  • 9篇肱骨
  • 9篇内固定
  • 8篇固定术
  • 8篇惯量
  • 7篇骨折固定
  • 7篇骨折固定术
  • 7篇冠状
  • 7篇冠状突
  • 6篇手术治疗
  • 5篇血栓
  • 5篇深静脉
  • 5篇深静脉血栓
  • 5篇胫骨

机构

  • 74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西安医学院
  • 3篇延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作者

  • 74篇宋哲
  • 47篇张堃
  • 24篇朱养均
  • 19篇梅雪松
  • 17篇李忠
  • 13篇衡立松
  • 13篇姜歌东
  • 12篇马腾
  • 12篇薛汉中
  • 11篇孙亮
  • 11篇王鹏飞
  • 10篇王谦
  • 10篇陈赟
  • 9篇许睦旬
  • 8篇庄岩
  • 6篇李明
  • 6篇路遥
  • 5篇魏巍
  • 5篇杨娜
  • 5篇王晨

传媒

  • 13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华肩肘外科...
  • 3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骨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胸部外科...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第九届西部骨...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5篇2017
  • 15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0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同期切除效果与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切除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0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红会医院行同期切除治疗的86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86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3例发生胆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79%(11/86),经腹腔引流和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获得治愈或明显缓解。至随访结束共42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5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其中肝内复发38例,肺内转移7例,其他部位转移者6例。患者1、3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84%、75.58%及50.74%,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37%、61.10%及31.80%。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肝脏转移灶数≥4个、肝切缘阳性及术前癌胚抗原水平≥100μg/L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采用同期切除治疗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安全可行,淋巴结转移阳性、肝脏转移灶数≥4个、肝切缘阳性及术前癌胚抗原水平≥100μg/L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一定积极作用。
牛林王锋苏鹏宵宋哲武鼎华戚兵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脏转移同期切除预后
重建接骨板结合空心螺钉治疗经肩胛盂的肩胛骨骨折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接骨板结合空心螺钉治疗经肩胛盂肩胛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采用重建接骨板结合空心螺钉治疗经肩胛盂的肩胛骨骨折患者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8~58岁,平均39.7岁。其中重物砸伤10例,道路交通伤6例,高处坠落伤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患者均采用肩胛骨后方经典Judet入路,使用重建接骨板结合空心螺钉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9~18个月(平均12.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5周,平均11.8周。根据Hardegger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5%。患者均无伤口深部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1例出现肩关节僵硬。结论应用重建接骨板及空心螺钉治疗经肩胛盂的肩胛骨骨折,可以有效复位及固定,避免肩关节僵硬及创伤性肩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
衡立松杨佳瑞何晓熊晨黄伟樊伟宋哲朱养均张堃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接骨板空心螺钉
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防治进展被引量:27
2014年
胫骨pilon骨折是指波及负重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占胫骨骨折的3%~10%[1].此类骨折不仅存在胫骨远端严重粉碎、关节面对合不良、关节面粉碎或压缩,而且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若处理不当,早期易发生皮肤坏死、伤口闭合困难及感染等软组织并发症,晚期易发生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僵硬、骨折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笔者对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进展做一综述.
宋哲张堃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治疗并发症骨折手术胫骨PILON骨折软组织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
合并冠状突骨折的肘关节骨折脱位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肘关节骨折脱位是典型的高能量损伤,冠状突骨折经常是此类损伤的一部分。成功处理合并冠状突骨折的肘关节骨折脱位需要识别损伤的类型,早期治疗可获得足够的肘关节稳定性。尽管部分特定的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可以保守治疗,但绝大多数需通过手术修复。冠状突尖部骨折常用缝合套索、钢丝张力带或袢钢板固定,修复或置换桡骨头,修复外侧副韧带。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常发生于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损伤。一小部分可以保守治疗,骨折块较大或肘关节不稳时,推荐使用支撑钢板固定、修复外侧副韧带。经鹰嘴骨折脱位最好通过手术复位滑车切迹并稳定。如果肘关节仍不稳定,则需要修复内侧副韧带或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维持同心圆复位,早期开始活动。
王晓龙魏巍王鹏飞张堃宋哲
关键词:肘关节脱位骨折外科手术
涉及胫骨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涉及胫骨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顺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4例涉及胫骨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1例;年龄21~67岁(平均40.6岁)....
宋哲朱养均
关键词:胫骨骨折
血红蛋白量与下肢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研究下肢骨折患者血红蛋白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2482例,男1174例,女1308例;年龄为(60.6±19.3)岁。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血红蛋白量、D-二聚体、合并内科疾病、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时间和结果。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量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量与DVT的关系。根据血红蛋白量的五分位数将患者分为5组,比较各组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DVT的总发生率为29.53%(733/2482)。血栓组的血红蛋白量为(116.57±19.24)g/L,显著低于非血栓组的(124.76±19.7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量(OR=0.985,95%CI:0.980~0.990,P<0.001)是影响下肢骨折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随着血红蛋白量五分位水平的增高,DVT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DVT发生率最高组别(40.58%)与最低组组别(17.27%)相比,发生DVT的风险增加2.386倍(95%CI:1.718~3.315)。结论血红蛋白量可以影响下肢骨折后DVT的发生,低的血红蛋白量更容易发生下肢DVT。
李树灏张堃宋哲衡立松冯东旭樊伟王晓龙王晨乔瑞杨佳瑞王鹏飞朱养均
关键词:骨折血红蛋白测定静脉血栓形成下肢
肱骨外髁严重骨折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肱骨外髁严重骨折的手术重建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6—2014-12诊治36例肱骨外髁严重骨折,手术均采取外侧入路,骨折解剖复位后在克氏针和螺钉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微型钢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18个月(平均10.3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1.5周,未发现肘关节不稳、明显疼痛、肱骨外髁坏死、钢板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21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为88.9%;评分60~100分,平均86.9分。结论肱骨外髁严重骨折累及肱骨干骺端、肱骨小头和滑车,术前根据骨折分型制定手术计划,术中骨折复位后在细克氏针和小直径螺钉固定的基础上使用微型锁定钢板固定,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卢代刚马腾王谦宋哲薛汉中李忠李明孙亮张堃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微型钢板
SCD联合路径化早期功能锻炼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基础护理组、路径化早期功能锻炼组、SCD组、SCD联合路径化早期功能锻炼组的D-二聚体检出值以及B超所得的血栓发生率(%),对患者血液样本D-二聚体及下肢静脉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预防深静脉血栓更加有效...
李明孙亮任程路遥马腾宋哲刘宏亮薛汉中李忠张堃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
一种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转矩惯量双可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转矩惯量双可变装置,装置包括:永磁同步电机、减速机、磁粉制动器、磁粉离合器、联轴器、推力球轴承、小电机、模组和滑块。通过控制磁粉制动器的激磁电流来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输出轴上的负载转矩,实...
许睦旬林英行梅雪松宋哲姜歌东齐太安孙书川
文献传递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术后功能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对术后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03例老年(年龄≥65岁)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资料。入院时根据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分为营养正常组55例(GNRI≥92)和营养不良组48例(GNRI<92),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病死率及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性别、受伤侧别、Neer骨折分型、致伤原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营养不良组患者年龄较营养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9~16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24±0.68)、(8.94±0.89)g/dL,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3.9±1.3)、(5.8±1.2)d,术中输血率分别为14.5%(8/55)、60.4%(29/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11/55)、39.6%(19/48),术后1年内病死率分别为1.8%(1/55)、4.2%(2/48),术后3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6.7±8.8)、(43.2±5.6)分,术后6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7.6±6.2)、(76.3±5.5)分,末次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0.4±5.0)、(76.3±5.5)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对术前等待时间、术中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肩关节功能均有不利影响。因此,围术期应该重视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对骨折、手术及麻醉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术后功能及生活质量。
焦鑫张堃朱养均宋哲年跃文蔡枭张军衡立松李子君
关键词:肩关节营养状况肱骨近端骨折预后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