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
-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将理智之眼埋藏于生活--读孙担担的诗歌
- 2021年
- 在“生活世界转向”的文化背景下,孙担担的诗歌凭借强烈的生活在场感与充盈的智力飞升获得了独立的精神和独特的艺术个性。精心提取的物象、冷静节制的情感与干脆清爽的句式,形成高度凝练而意蕴丰厚的诗歌之美,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 宋扬
- 关键词:诗歌
- 穿越黑暗的飞翔——论巴金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散文创作
- 刘铁群宋扬
- 文献传递
- 战争画卷·神性写作·地域风情——关于刘玉的《征服老山界》被引量:1
- 2020年
- 刘玉的《征服老山界》是一部以湘江战役为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一部与他的生命有深刻内在联系的作品。这部作品既具有严谨的“纪实”品格,也渗透了作者对老山界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恋。史实的严谨、情感的投入和乡土的情怀使《征服老山界》在铺展壮阔的战争画卷的同时,也打开了神性写作的空间,展示了地域风情的魅力。刘玉是以情感激活历史、以灵魂拥抱历史,他在完成《征服老山界》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前辈的致敬、对人性的呼唤和对故土的凝望。
- 刘铁群宋扬
- 关键词:纪实文学叙事伦理
- 论严歌苓小说的伦理世界
- 严歌苓是海外华人女作家中功底深厚而成绩斐然的一位。她起步于中国大陆,蓄势于宝岛台湾,扩展于北美,并冲击好莱坞,最终又重新受到大陆文坛与市场的欢迎,二十年间厚积薄发,终于以数量颇丰的精湛的小说创作,一时间独领风骚。文学以个...
- 宋扬
- 关键词:严歌苓小说创作伦理思想
- 文献传递
- 茅盾与宋云彬之友情嬗变考被引量:1
- 2022年
- 茅盾与宋云彬是现代中国两位文化名家。他们的友情从亲密到冷淡终至隔膜,其间有太多的隐情。茅盾于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乌镇,宋云彬于1897年8月16日生于浙江海宁硖石镇(今硖石街道)。乌镇距海宁很近,同属吴越文化圈。茅盾与宋云彬几近于同乡,年纪相仿,而且两人兼有年少丧父、编辑入职、追求革命等共同经历,在素未谋面之时已具备诸多的相似性,这犹如在冥冥之中为两人的友情做好了准备。1926年,两人在上海相识。
- 刘铁群宋扬
- 关键词:宋云彬文化圈
- 突破阅读惯性的“时”“空”叙事经验——关于《辽河渡1931—1945》
- 2020年
- 1931年和1945年在中国抗战史上是极具标志性的两个时间点,伪满洲国存在其间。伪满洲国的空间主体是东北,受奴役与受侮辱的对象是东北3000万民众。书写伪满洲国的历史由此成了不少东北作家的文学情结。这一题材极具书写难度,因为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变幻莫测,更在于历史褶皱与人性深处中难以言说的隐晦与真实。盘锦籍作家杨春风的长篇小说《辽河渡1931—1945》(以下简称《辽河渡》),则是这一书写领域的挑战性文本,不仅将那14年的人间百态探个究竟,而且在叙事方面进行了不俗的探索与创新,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突破了我们阅读惯性的"时""空"叙事经验。
- 宋扬
- 关键词:当代文学伪满洲国文学情结东北作家抗战史
- 传统叙事资源与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遇合——论白天光小说叙事模式被引量:1
- 2021年
- 白天光小说扑面而来的古典小说气息已被诸多研究者所关注,然尚待我们穿过感性认识与泛泛而谈,展开扎实的文本细读与深入的理论研究。无论是自觉地摹写中国古典小说,还是无意识地契合、关联传统叙事资源,白天光小说创作与传统叙事资源的关系是研究者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也是传统叙事资源在当代东北地域文学中的一次颇有意味的呈现。
- 林喦宋扬
- 关键词:传统叙事中国古典小说东北地域文化遇合小说叙事模式
- 穿越黑暗的飞翔——论巴金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散文创作被引量:1
- 2008年
- 刘铁群宋扬
- 关键词:文化城意象群还魂草
- 《劫后拾遗》的文体美学及其引发的文体焦虑
- 2022年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茅盾从香港转移到桂林。《劫后拾遗》是他到达桂林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具有特殊的标志性意义。在传播过程中,《劫后拾遗》经历了从文学文体到新闻文体的认知流变。笔者认为,"速写小说"的命名不仅可以较为贴切地概括《劫后拾遗》的文体美学,也能够较为有效地解释这种文体焦虑的深层原因。作为"速写小说"在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形态,《劫后拾遗》既是二三十年代流行一时的"速写"文体在消解自身独立性后发展的文学一脉,也是抗战时代语境复苏"速写"文体、催生美学新质的产物。
- 宋扬
- 关键词:报告文学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