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
- 作品数:36 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美洛昔康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价美洛昔康胶囊(受试制剂)和美洛昔康片(参比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人血浆中美洛昔康的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20名受试者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5 mg后,测定美洛昔康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美洛昔康胶囊和美洛昔康片的t1/2分别为24.61±10.46、26.56±7.57 h,Cmax分别为2.45±0.33、2.49±0.37μg.mL-1,Tmax分别为4.58±1.35、5.05±1.51 h;AUC0→t分别为76.57±17.71、84.12±19.91μg.h.mL-1。美洛昔康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2.8%±17.7%。结论两制剂在健康中国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 黄玉友任小群宋林蒋学华何毅王凌
- 关键词:美洛昔康胶囊生物等效性
- 人血浆中阿戈美拉汀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被引量:2
- 2014年
-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阿戈美拉汀浓度的LC-MS/MS方法,测定单剂量口服25 mg阿戈美拉汀片后其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血药浓度,利用Phoenix WinNonlin 6.3.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该方法中阿戈美拉汀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51 3~10.38 ng/m L(r=0.999 4),最低检测浓度为0.051 3 ng/m L。日内、日间精密度测定RSD均小于15%。单次口服给药后,阿戈美拉汀的cmax为(13.25±15.78)ng/m L,tmax为(0.68±0.41)h,AUClast为(14.00±19.26)ng/m L·h,AUCinf为(14.14±19.35)ng/m L·h,t1/2为(0.78±0.44)h。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阿戈美拉汀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宋林王茂文爱东杨林贾运涛谢荟茹蒋学华王凌
- 关键词:阿戈美拉汀药代动力学LC-MS/MS
- 万古霉素在新生儿和小婴儿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建立万古霉素在新生儿和小婴儿患者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85例新生儿科患者静脉注射使用万古霉素后的血药浓度数据和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模型组(n=71)采用Phoenix~NLME^(TM)1.3软件进行PPK分析,建立一房室药动学模型(个体间变异采用指数模型,个体内变异采用混合误差模型),考察各协变量对参数V和CL的影响。用拟合优度、自举法对最终模型的性能进行内部验证。采用验证组(n=14)患者的血药浓度,计算平均预测误差(MPE)、平均绝对预测误差(MAE)、平均预测误差均方(MSPE)对最终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PPK最终模型为V(L)=3.167,CL(L·h^(-1))=0.413×(WT/3.32)^(0.747)×(PNA/25)^(0.402)×e^(ηCL),体重(WT)和产后日龄(PNA)对CL有影响。拟合优度、自举验证的结果表明最终模型稳定、预测结果可靠。外部验证最终模型计算MPE、MAE和MSPE值分别为(-0.843±1.347)、(1.462±1.175)和(2.432±4.293)mg·L^(-1)。血药浓度实测值和最终模型的个体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0.955,外部验证说明最终模型预测准确度较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万古霉素新生儿和小婴儿患者的PPK模型预测能力和稳定性良好,可为其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 宋林田晓江田维金谷容贾运涛
- 关键词:万古霉素婴儿婴儿群体药动学
- 586例急性中毒住院患儿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对急性中毒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儿童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出院并确诊为中毒的586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86例患儿中,男354例,女232例;年龄24 d至15.8岁;婴幼儿和学龄前期患儿450例(76.8%);农村患儿463例(79.0%);意外中毒551例(94.0%)。药物、农药、鼠药中毒分别221例(37.7%)、167例(28.5%)和175例(29.9%)。中毒物质在城市和农村患儿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城市中毒患儿以药物为主要中毒物质,农村患儿中农药中毒所占比例最高。药物、农药、鼠药中毒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症状为主;不同物质中毒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急性中毒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多发生在农村;多为意外中毒;药物中毒是造成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不同物质所致中毒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不同,但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 宋林尹楠戈田维金谷容贾运涛
- 关键词:急性中毒儿童
-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临床试验开展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为完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下简称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半结构访谈法制订重大疫情暴发期间临床试验项目的现状调查问卷表;通过问卷星软件制作问卷,于2021年1月15日至1月31日在重庆市范围内采用方便抽样联合滚雪球抽样的混合抽样方式进行调查,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调查对象发放电子问卷二维码。分析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和复工期间临床试验项目开展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28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其中89.01%(251/282)的调查对象具有参与临床试验项目的经验。与复工期间比较,疫情暴发期间的项目立项(χ^(2)=237.37,P<0.001)、伦理审查的速度(χ^(2)=211.53,P<0.001)、项目合同签署(χ^(2)=129.38,P<0.001)、人遗传办申报(χ^(2)=125.95,P<0.001)、新项目启动(χ^(2)=276.37,P<0.001)、项目质量(χ^(2)=159.53,P<0.001)均受到较大影响。新项目立项受阻的原因主要为机构建议暂缓或不接待,严重不良事件或方案违背不能及时上报的原因主要为研究医师无法及时获知受试者信息,项目质量受影响的原因主要为访视计划被打乱。结论各机构应梳理与总结疫情期间各方面的处置措施,引入信息化手段保障质量,推进临床试验信息共享,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临床试验的影响。
- 霍本念李晨贾运涛宋林李斌徐靖向明凤宋鸿宇艾茂林尹楠戈刘耀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柳氮磺吡啶与磺胺吡啶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柳氮磺吡啶和磺胺吡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单剂量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24名健康受试者口服500mg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采用HPLC-UV法测定血浆中柳氮磺吡啶及磺胺吡啶的浓度,利用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该方法中柳氮磺吡啶浓度在0.50~20.10μg/mL(r1=0.9991)、磺胺吡啶浓度在0.10~4.01μg/mL(r2=0.9968)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50和0.10μg/m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单次口服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如下:柳氮磺吡啶及磺胺吡啶的t1/2分别(8.02±3.19)、(12.88±5.41)h,Cmax分别为(7.78±3.43)和(2.48±0.79)μg/mL;Tmax分别为(6.42±1.32)和(13.67±4.06)h;AUC(0~t)分别为(85.85±44.25)和(56.39±25.13)μg.h/mL。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柳氮磺吡啶及磺胺吡啶的血药浓度测定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 王红梅蒋学华宋林何毅王凌
- 关键词:柳氮磺吡啶磺胺吡啶药动学
- 基于比值失衡法对利拉鲁肽上市后安全信号的检测与评价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通过对利拉鲁肽上市后大样本数据安全信号的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0年1月25日—2021年第1季度收录的利拉鲁肽相关报告进行数据挖掘。从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的首选语(PT)、高位语(HLT)、标准MedDRA分析查询(SMQ)3个维度分析药品不良事件(ADE)安全信号。结果以利拉鲁肽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24957份,在HLT层级得到53个信号,SMQ层级得到12个信号,PT/HLT/SMQ层级上报频数前30位事件分别检出21,15,9个信号,且两种算法信号完全重合。信号结果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良反应、急性及慢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疾病及低血糖等事件。将信号进行规整比对,其中涉及的10个事件说明书未收录。结论上市后不良反应信号监测有助于了解利拉鲁肽安全性事件特征,可为进一步的药物警戒工作奠定基础。
- 季欢欢霍本念张妮宋林贾运涛
- 关键词:利拉鲁肽药品不良事件合理用药
- NT5C2在疾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NT5C2所编码的蛋白为细胞质5’-核苷酸酶Ⅱ(cN-Ⅱ),该酶具有催化核苷单磷酸酯去磷酸化作用,主要参与细胞内嘌呤核苷酸库的调节。高表达cN-ⅡmRNA与急性白血病(AL)患者预后较差有关,获得性NT5C2突变会阻碍DNA和巯鸟嘌呤核苷酸(TGN)结合物的形成,导致6-巯基嘌呤(6-MP)耐药。此外,NT5C2与2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都具有关联性。
- 舒玲霍本念宋林
- 关键词:核苷类似物2型糖尿病
- 万古霉素致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为临床判断万古霉素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提供参考。方法:以1例骨髓炎患儿长疗程、大剂量使用万古霉素后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例,同时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中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准则,该患儿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与输注万古霉素有关。结论:万古霉素致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与输注该药后引起的药物蓄积有关,一旦发生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应减少万古霉素剂量或停药,同时密切监测血常规及血药浓度。
- 季欢欢罗健宋林周波田晓颖贾运涛
- 关键词:万古霉素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
- 药物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探讨.与应用
- 尹楠戈贾运涛谷荣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