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基化标志物组合及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预测系统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甲基化标志物组合及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预测系统;所述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预测系统包括:CpG位点检测模块,用于采用简化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技术检测样本的甲基化标志物组合中,每一甲基化标志物的CpG位点;DNA甲基化...
- 沈宇玲来益徐栋周佳青宋琳
-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经验性剂量的组合优化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探讨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两药多种组合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I~Ⅱ级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I组(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0 mg/kg),Ⅱ组(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 mg/kg),Ⅲ组(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5 mg/kg)和IV组(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20 mg/kg),必要时追加瑞芬太尼和/或丙泊酚。比较各组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心率和血压等变化。结果I组追加丙泊酚的人数显著多于Ⅳ组;Ⅳ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较I组、Ⅳ组和Ⅱ组显著延长,且Ⅱ组显著长于I组。咳嗽发生率I组显著高于Ⅱ、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心率均有显著减慢,睫毛反射消失时的血压较诱导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起效时间、术中低氧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合用于宫腔镜手术时,定向力恢复时间取决于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 mg/kg的配方合理,起效和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但围麻醉期均应加强呼吸功能监测。
- 宋琳蒋茹黄咏磊杭燕南黄贞玲
-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宫腔镜手术
- 下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测定下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血浆浓度,探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病人12例。硬膜外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2 mg·kg^(-1) (8.94 mg·ml^(-1)),注药前及注药后2、4、6、10、20、30、45、60、90、120、180、240、300、360、720和1440 min取中心静脉血3 ml,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甲磺酸罗哌卡因血浆浓度,DAS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模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血浆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5±8)min,峰浓度为(1656±717)μg·L^(-1),吸收半衰期为(28±16)min,消除半衰期为(366±104)min,清除率为(0.005 0±0.001 5)L·min^(-1)·kg^(-1),表观分布容积为(2.5±0.6)L·kg^(-1)。研究期间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适合于硬膜外麻醉,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报道的盐酸罗哌卡因相似,但消除半衰期延长。
- 王珊娟张马忠周颖刘万枫宋琳张洁蔡美华杭燕南
- 关键词:酰胺类药代动力学
- 吸入性麻醉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如何预防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一直是心血管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证明吸入麻醉剂在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适应中都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同时在进行体外循环的手术中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临床研究结果。目前认为,吸入麻醉剂是最有希望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心肌保护措施,文章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宋琳杭燕南
- 关键词:吸入性麻醉剂预适应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阴道取卵术麻醉的药效学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阴道取卵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根据给药时间、剂量和药代动力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药物浓度,建立并分析药效学模型及其特点。方法静脉麻醉下行经阴道取卵术患者42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mg/kg(PR15组,n=24)或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0 mg/kg(PR10组,n=18)。根据患者体动反应和自诉疼痛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0.5μg/kg和/或丙泊酚0.5 mg/kg。麻醉质量评价主要指标包括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低氧发生率(SpO_2<92%)及其他不良反应。基于模拟浓度、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NONMEM软件建立药效学模型。结果PR15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慢于PR10组[(4.9±1.3)min vs(3.6±1.2)min,P<0.05];但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58±14)s vs(64±13)s]、低氧(12.5%vs 16.7%)和咳嗽(16.7%vs11.1%)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患者有效镇静的丙泊酚浓度和有效镇痛的瑞芬太尼浓度(EC_(50))分别是1.71μg/ml、2.57ng/ml;95%患者有效镇静的丙泊酚浓度和有效镇痛的瑞芬太尼浓度(EC_(95))分别为4.30μg/ml、4.57ng/ml。丙泊酚1.0 mg/kg产生的峰效应位浓度低于EC_(50),而1.5mg/kg产生的峰效应位则高于EC_(50);但瑞芬太尼1.0、1.5μg/kg产生的峰效应位浓度均高于EC_(50),后者接近EC_(95)。结论基于患者恢复时间,经阴道取卵术麻醉时瑞芬太尼1.0μg/kg复合丙泊酚1.0mg/kg较为合适。
- 于海马欣宋琳黄咏磊李春华董希玮
- 关键词:麻醉瑞芬太尼丙泊酚药效学模型
-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不同配伍复合麻醉用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与丙泊酚不同配伍复合麻醉应用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择期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入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0 mg/kg组(瑞芬太尼1.5+丙泊酚1.0组)、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 mg/kg组(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5 mg/kg组(瑞芬太尼1.0+丙泊酚1.5组)和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0 mg/kg组(瑞芬太尼1.0+丙泊酚1.0组),每组30例。术中根据患者的体动反应和自诉疼痛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和(或)丙泊酚。根据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低氧血症和不良反应(咳嗽、舌后坠)发生率、麻醉起效时间评价其麻醉质量,记录心率(HR)基础值和术中最低值。于麻醉诱导前、睫毛反射消失和定向力恢复后记录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患者进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常规行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5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瑞芬太尼1.5+丙泊酚1.0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0组(P值均<0.05),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瑞芬太尼1.5+丙泊酚1.0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0组(P值均<0.05)。各组间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5组的术中初次丙泊酚用量均显著多于瑞芬太尼1.5+丙泊酚1.0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0组(P值均<0.05),瑞芬太尼1.0+丙泊酚1.5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0组的术中初次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少于瑞芬太尼1.5+丙泊酚1.0组和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P值均<0.05),但各组间术中追加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剂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HR术中最低值较基础值均有减慢趋势,但差异均无
- 宋琳蒋茹黄咏磊王珊娟俞卫锋
- 关键词:麻醉瑞芬太尼丙泊酚
- 七氟烷成功治疗术中哮喘发作一例
- 2012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体重70k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数年,服药血压控制可;有哮喘史数十年,每日1次频发,发作时应用沙丁胺醇喷雾或静脉滴注二羟丙茶碱(喘定)、氨茶碱等可缓解;否认其他慢性疾病。术前胸部x线片示双侧肺纹理增粗。实验室生化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当日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左侧鞘膜积液翻转术。
- 宋琳王珊娟
- 关键词:哮喘发作七氟烷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二羟丙茶碱肺纹理增粗高血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