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按语:寇志明(Jon Eugene von Kowallis),现为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鲁迅研究专家。他的研究范围包括鲁迅研究、晚清诗歌及电影等。已出版的专著有《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旧派诗人》(The Subtle Revolution:Poets of the‘Old Schools’during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East Asian Institute,2006)及《作为诗人的鲁迅》(The Lyrical Lu
本文探讨了美国学术界一项新动态:“鲁迅热”。从政治、文化、历史角度加以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四本新英文专著:周杉(Eva Shan Chou)的《记忆,暴力,辫子:鲁迅解读中国》(Memory,Violence,Queues:Lu Xun Interprets China);格罗利亚·戴维斯(Gloria Davies)的《鲁迅的革命:写在暴力之中》(Lu Xun’s Revolution:Writing in a Time of Violence);庄爱玲(Eileen J.Cheng)的《文学的遗体:死亡,创伤和鲁迅对哀悼的拒绝》(Literary Remains:Death,Trauma,and Lu Xun’s Refusal to Mourn);以及柯德席(Nicholas A.Kaldis)著《中国散文诗:鲁迅的〈野草〉研究》[The Chinese Prose Poem:Lu Xun’s Wild Grass(Yecao)]。美国学者在过去为鲁迅研究做出过实质性的贡献,但他们的专著相对中国、日本而言显得零星。现在华裔美、澳籍学者挺胸走出来了,而且这四项令人兴奋的著作之间没有多少重复。总的来说,这四本书提供的丰富而有深度的观点表明,将“文本细读法”“诠释学”和“新历史主义”相结合会得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将来的鲁迅研究倾向会试图把鲁迅放到一个更国际化、更全球化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