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作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50例被引量:7
- 2003年
- 张爱冰富作平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氯丙嗪针灸治疗
-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假性延髓麻痹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作用。方法:对8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假性延髓麻痹的患者采用针刺廉泉、风池、翳风、完骨、翳明、供血及舌下放血治疗,并与对照组82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该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及舌体运动功能,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 富作平
- 关键词:假性延髓麻痹针刺疗法刺血疗法
- 古代中风病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探讨被引量:16
- 2002年
- 较全面地探讨了清代及清代以前 2 0 1部针灸及综合医籍中有关针灸治疗中风病方面的文献 ,对其用穴规律及刺灸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可知 :古代医家治疗本病取穴 ,多以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为主 ,配以全身取穴。病机取穴极少 ,多对症取穴。在刺灸法上 ,多采用艾炷灸 ,说明古人非常重视艾灸法 ,对于补泻法涉及较少。
- 富作平
- 关键词:中风针灸处方循经取穴辨证取穴
- 中风病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研究
- 1.归纳古今文献中治疗中风病主症、兼症及辨证分型的针灸处方情况,总结古今医家治疗中风病的用穴原则及规律.2.通过对其用穴规律及刺灸法的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主症、兼症及辨证分型的主要穴位,整理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
- 富作平
- 关键词:针灸处方中风配穴规律
- 文献传递
- 益脉汤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 2002年
- 富作平张爱冰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中医药疗法
-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语言障碍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综合整理,并经多年针刺临床实践所得出的一组处方,采取一定的手法,并配合语言康复训练,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旨在找出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语言障碍的行之有效的穴位及针刺方法。方法:临床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两组共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语言康复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头针组和常规药物治疗语言康复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50%,有效率为82.3%;对照组中,单纯头针组临床治愈率为6.2%,有效率73.9%;常规治疗语言康复组临床治愈率3.1%,有效率为54.8%。结论:针刺治疗及语言康复训练相互配合可能是治疗缺血性中风语言障碍的最佳方法。
- 富作平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语言障碍语言康复训练
- 透刺四关穴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指趾活动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透刺四关穴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指趾活动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透刺四关穴治疗。针刺10天判定疗效。结果:本研究共120例,手指功能:治愈率30%,总有效率85.8%,无效率14.2%。足趾功能:治愈率42.5%,总有效率79.2%,无效率20.8%。结论:透刺四关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指趾活动障碍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富作平池明宇富春儒李志王悦海英张迁乔艾民丁海军刘树权
- 关键词:四关穴中风
- 温针灸治疗脱疽(寒湿型)1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1997年
- 温针灸治疗脱疽(寒湿型)12例疗效观察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110101)富作平庄河市人民医院(116400)王英敏脱疽是气血周流受阻,脉络痹塞不通的疾病,好发于四肢的末端,尤以下肢为多见。初起时趾(指)怕冷、麻木、步履不便,继则疼痛剧烈,...
- 富作平王英敏
- 关键词:脱疽
- 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观察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1组120例,试验2组122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1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熥疗治疗,试验2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眼针结合熥疗进行治疗。比较3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GEPI评分、疼痛评分与GEPI相关性评价、首次疼痛起效时间。结果治疗前,3组之间VAS的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2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3组治疗前后比较都有差异(P<0.001);试验1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1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2组与试验1组比较,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2组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01)。3组治疗前后比较都存在差异(P<0.001);3组肩关节活动度变化,比较治疗前(访视1)和治疗第2周后(访视2),3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4周后(访视3)及治疗第6周随访(访视4),共评分4次,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首次止痛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期止痛效果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效果显著,随着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度范围增加,止痛疗效眼针结合熥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 邵妍刘建平鞠庆波崔聪康健于丽华关威富作平李茜王鹏琴
- 关键词: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针刺疗法止痛
- 针刺治疗失眠症64例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通腹理气穴位对失眠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失眠症患者12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常规给于针刺治疗失眠,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通腹理气穴位,8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的同时配合通腹理气穴位,可增加疗效,有助睡眠。
- 罗艳丽富作平
- 关键词: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