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寸韡

作品数:5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7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病毒
  • 13篇细胞
  • 8篇蛋白
  • 8篇疱疹
  • 8篇基因
  • 7篇单纯疱疹
  • 7篇重组病毒
  • 6篇单纯疱疹病毒
  • 6篇原核表达
  • 6篇免疫
  • 5篇疫苗
  • 5篇树鼩
  • 5篇肝炎
  • 5篇病毒基因
  • 5篇病毒基因组
  • 4篇滴度
  • 4篇早期基因
  • 4篇细胞系
  • 4篇肝炎病毒
  • 4篇ICP22

机构

  • 50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保山中医药高...

作者

  • 50篇寸韡
  • 27篇毕研伟
  • 23篇李智华
  • 20篇肖红剑
  • 17篇李琦涵
  • 15篇李育中
  • 14篇丁晨
  • 11篇刘龙丁
  • 11篇闫玲梅
  • 9篇龙琼
  • 9篇宫悦
  • 9篇李亚东
  • 8篇陈晨
  • 8篇王丽春
  • 7篇张辉
  • 7篇董承红
  • 5篇李卫中
  • 5篇赵红玲
  • 4篇高丹丹
  • 4篇姚月婷

传媒

  • 9篇生物技术通讯
  • 8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生命科学
  • 2篇中国病毒学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RNAi技术分析VP16对HSV-1增殖过程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在RNAi技术条件下,HSV-1感染Vero细胞过程中,病毒间层蛋白VP16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用T7RNA聚合酶体外合成针对VP16 mRNA的3种T7siRNAs。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转染Vero细胞后接种HSV-1,感染后12、24、36、48、60和72h,分别收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Karber法计算病毒滴度值,绘制子代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结果:病毒子代一步生长曲线显示,转染siRNAs的实验组Vero细胞接种HSV-1后24h(24h pi),病毒滴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2h pi也观察到病毒滴度低于对照组的现象;siRNAs具有协同作用,三种siRNAs同时作用时干扰效果最为明显;实验组病毒滴度高峰出现时间后移12h左右。结论:HSV-1间层蛋白VP16对病毒复制、成熟起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夏春祥寸韡郭宏雄刘龙丁罗杰李琦涵
关键词:IRNA蛋白质P16病毒复制
利用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子模型检测重组人λ2干扰素的体外活性
2017年
目的:利用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子细胞模型,体外研究重组人λ2干扰素(hIFNλ2)对HCV复制子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hIFNλ2-HA,转染293T细胞,表达带有HA标签的hIFNλ2,表达后的上清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然后稀释至不同浓度后作用于带有HCV复制子的Huh7.5细胞系,每隔24h取样并更换培养液,通过报告基因检测hIFNλ2对HCV复制子的抑制作用。结果:构建了pcDNA3.1-hIFNλ2-HA真核表达重组体,并在293T细胞中表达出hIFNλ2,该蛋白能有效抑制HCV复制子的复制。结论:hIFNλ2对HCV复制子具有抑制作用。
张辉李亚东李亚东宫悦毕研伟丁晨宫悦
巨大病毒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2014年
人们发现第一个病毒以来,病毒学科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对病毒大小的认知也已经基本成型。21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拟菌病毒,开启了巨大病毒的大门,此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多种巨大病毒。这些病毒体积较大,基因复杂,已经超出了以往以大小区分病毒的标准,其体积和基因组大小甚至与很多原核和真核生物相当。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数种能够感染巨大病毒和其他核质大DNA病毒(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NCLDV)的病毒,将其命名为噬病毒体。这一系列新发现极大地触动了人们对病毒认识的知识体系,并导致了关于病毒起源与进化问题的讨论,这在病毒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李亚东寸韡
微针皮内免疫增强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新型皮内免疫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重组S1(rS1)蛋白的免疫效果。方法1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只注射Al(OH)3佐剂]、5μg S1组、5μg S1+Al(OH)3组、10μg S1组、10μg S1+Al(OH)3组、20μg S1组、20μg S1+Al(OH)3组,每组分别进行肌内免疫和微针皮内免疫,各组免疫所用S1蛋白与佐剂Al(OH)3质量比为1∶10,共14组,每组8只。免疫程序为0、2和4周3次免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比较不同免疫途径和免疫剂量诱导的IgG、IgG1和IgG2a结合抗体水平。用SARS-CoV-2野生型(WT)和Omicron(BA.5)假病毒来评估中和抗体的水平。通过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spot,ELISpot)对细胞免疫反应进行评估。抗体终点滴度和中和数据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分析,细胞免疫数据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皮内免疫新型冠状病毒rS1蛋白诱导IgG、IgG1、IgG2a抗体效价高于肌内免疫。免疫rS1蛋白产生的特异性抗血清对新型冠状病毒野生型和Omicron BA.5有明显的中和效果,并且皮内免疫组诱导小鼠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肌内免疫组,皮内免疫10μg+Al(OH)3对野生型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和抗体GMT为922,对Omicron BA.5的中和抗体GMT为99。免疫rS1蛋白的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和IL-4水平上升,且皮内组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细胞免疫反应高于肌内免疫组,皮内免疫20μg组引起的IFN-γ水平最高[(370.7±42.36)个免疫斑点];皮内免疫10μg+Al(OH)3组引起的IL-4水平最高[(416.7±51.83)个免疫斑点]。结论皮内免疫引起的免疫应答强于传统的肌内免疫方法,可应用于后续疫苗接种策略。
孙鑫陈彩迪毕研伟刘晓娟李俊李俊肖红剑姚宇峰李智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微针
HCV多表位抗原融合肽的表达与抗原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HCV复合多表位抗原融合肽的抗原性,探讨利用这种抗原融合肽制备的抗体在丙型肝炎抗原检测方面的潜在可行性。方法将人工合成的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B2克隆到表达载体pThioHis 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Trx-B2),纯化该蛋白后免疫小鼠及家兔,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特异性及抗原性。结果融合蛋白(Trx-B2)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并可诱发小鼠及家兔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HCV抗体。结论偶联了融合蛋白的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其免疫实验动物后产生的抗体有望用于HCV的抗原检测。
傅涛寸韡郭宏雄李卫中王邦华李琦涵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
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嵌合基因组的生物学特性
2007年
为探讨B_3型柯萨奇病毒(CVB_3)P_2基因区能否在功能上取代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PV_1)的P_2基因区,构建包含PV_1/CVB_3嵌合体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其中PV_1的P_2基因区被来自于CVB_3的P_2基因区所代替.质粒转染真核细胞KMB-17后,导致了细胞病变效应,电镜观察到转染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了改变并形成了病毒样颗粒(VLP).免疫电镜进一步证实了这些颗粒的存在.RT-PCR及中和实验结果表明质粒携带的外源基因发生转录并合成了病毒蛋白.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液闪仪计数实验显示转染细胞内标记蛋白的动态变化过程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在正常细胞内的复制和装配过程类似.上述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肠道病毒非结构蛋白在重组病毒的形成中所发挥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李卫中洪敏吴文娟梁燕张雪梅寸韡马绍辉赵红玲李琦涵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嵌合基因病毒样颗粒
一种特异性的DNA病毒基因组定点改造及筛选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的DNA病毒基因组定点改造及筛选方法,如下:一、构建定点切割单链、双链核酸酶系统及同源序列;二、导入定点切割单链核酸酶系统和同源序列的细胞感染DNA病毒,待细胞病变,收集P1子代病毒;三、导入定点切...
寸韡李琦涵毕研伟李智华丁晨
文献传递
树鼩γ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鉴定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克隆树鼩γ干扰素(IFNγ)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纯化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提取树鼩肺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出树鼩IFNγ基因,再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30a(+)-IFNγ,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树鼩IFNγ;经金属螯合柱复性及纯化,Western印迹和ELISA检测其免疫原性,并检测不同组织中IFNγ的分布情况。结果: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 ET-30a(+)-IFNγ,重组蛋白在30℃、1 mmol/L IPTG诱导4 h获得较高表达量,镍柱复性纯化后得到较高纯度的树鼩IFNγ。Western印迹显示IFNγ可与兔抗人IFNγ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应用Western印迹和ELISA分别检测树鼩IFNγ的免疫原性和抗体滴度,在树鼩的鼻、心、肝、肺、肾、气管中检测到IFNγ。结论: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重组树鼩IFNγ,复性纯化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丁晨肖红剑龙琼李智华毕研伟闫玲梅李育中姚月婷寸韡
关键词:树鼩Γ干扰素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树鼩干细胞生长因子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树鼩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根据GenBank预测的树鼩SC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SCF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SCF,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Ni柱纯化后,免疫家兔,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其免疫原性,并检测SCF在树鼩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ET-30a(+)-SCF经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 5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 6%,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0%以上,可与兔抗人SCF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且免疫原性良好,抗血清效价为1∶256 000。在鼻、气管、肺、脾、肾、食管中能检测到SCF的分布。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了重组SCF蛋白,纯化复性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龙琼郝嘉茂徐盟毕研伟肖红剑李智华闫玲梅丁晨李育中姚月婷寸韡
关键词:树鼩干细胞生长因子原核表达纯化免疫原性
一种用于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滴度的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滴度的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3ABC蛋白酶能与MAVS相互的性质,将MAVS C端与荧光蛋白构建融合蛋白,并将其包装成慢病毒颗粒,感染细胞后,表达的融合蛋白会锚定在细胞质中...
寸韡毕研伟龙琼肖红剑李育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